一 绪论 | 第1-14页 |
1 引言 | 第11页 |
2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3 本文工作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4 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二 Agent理论基础及BDI模型概述 | 第14-31页 |
1 Agent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1) 智能Agent | 第15页 |
(2) 智能Agent的结构 | 第15-17页 |
(3) 多Agent系统 | 第17-19页 |
(4) 面向Agent程序设计 | 第19-20页 |
(5) 基于Agent的方法 | 第20页 |
2 BDI模型概述 | 第20-21页 |
3 Agent计算理论(BICC) | 第21-26页 |
(1) Agent计算基础(Agent的信念) | 第22-25页 |
(2) Agent计算的起因(Agent的意愿) | 第25-26页 |
(3) Agent计算的前提(Agent的能力) | 第26页 |
(4) Agent计算的实体(Agent的承诺) | 第26页 |
(5) Agent计算的活性和安全性 | 第26页 |
4 Agent技术应用举例--智能虚拟环境 | 第26-31页 |
三 Multi-agent系统(MAS) | 第31-54页 |
1 MAS结构 | 第31-33页 |
2 MAS的描述模型 | 第33-37页 |
3 MAS交互 | 第37-38页 |
4 Multi-agent间的通讯 | 第38-40页 |
(1) Speech Act理论 | 第39页 |
(2) Agent通讯语言--KQML | 第39-40页 |
5 MAS协作 | 第40-44页 |
(1) 协作的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2) 协调 | 第41-42页 |
(3) 协商 | 第42页 |
(4) 实用协作方法--合同网 | 第42-44页 |
6 Multi-agent资源分配 | 第44-47页 |
7 Multi-agent应用举例--多Agent通风仿真 | 第47-54页 |
(1) 基于多Agent的仿真系统 | 第48-50页 |
(2) 通风仿真系统中Agent结构 | 第50-51页 |
(3) Agent协同策略 | 第51-54页 |
四 Mobile Agent关键技术 | 第54-76页 |
1 Mobile Agent综述 | 第54-57页 |
2 移动Agent系统结构 | 第57-58页 |
3 命名和地址定义模式 | 第58-60页 |
(1) 命名 | 第58-59页 |
(2) 地址定义 | 第59-60页 |
4 移动机制 | 第60-62页 |
(1)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60-61页 |
(2) 利用JAVA的序列化和类装载机制 | 第61-62页 |
5 通信机制 | 第62-65页 |
6 基于移动Agent的多播路由 | 第65-67页 |
(1) 协议的设计目标 | 第65页 |
(2) 协议的基本工作过程 | 第65-67页 |
7 交互 | 第67-68页 |
8 安全性及容错 | 第68-72页 |
(1) 安全性 | 第68-71页 |
(2) 容错 | 第71-72页 |
9 Mobile Agent应用举例--Mobile Agent和未来的Internet | 第72-76页 |
(1) 发展的趋势 | 第72-73页 |
(2) Internet中Mobile Agent的应用 | 第73-74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74-76页 |
五 结束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