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3cm周围型肺腺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与SUVmax的相关研究 | 第9-20页 |
第1章 实验目的 | 第9-10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0-12页 |
·临床资料 | 第10页 |
·显像方法 | 第10页 |
·图像分析 | 第1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0-1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2-14页 |
·腺癌病理类型结果 | 第12页 |
·腺癌SUVmax与分化程度间的统计学分析 | 第12-13页 |
·腺癌SUVmax与原发灶大小间的统计学分析 | 第13页 |
·腺癌SUVmax与分化程度、原发灶大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3-1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14-16页 |
附图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9页 |
结论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周围型肺腺癌和鳞癌SUVmax与临床因素的对比分析 | 第20-32页 |
第1章 实验目的 | 第20-2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临床资料 | 第21页 |
·显像方法 | 第21页 |
·图像分析 | 第2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1-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26页 |
·腺癌和鳞癌的统计学配对分析 | 第22-24页 |
·腺癌和鳞癌原发灶大小、SUVmax的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腺癌和鳞癌的分化程度之间的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腺癌和鳞癌临床分期SUVmax的研究 | 第23-24页 |
·腺癌和鳞癌原发灶SUVmax与原发灶大小、临床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 第24-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27页 |
附图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18)F-FDG PET/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 第32-46页 |
第1章 实验目的 | 第32-3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临床资料 | 第33页 |
·显像方法 | 第33页 |
·图像分析 | 第33-3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4-35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5-40页 |
·病理结果 | 第35页 |
·良、恶性小结节SUVmax的比较 | 第35-36页 |
·CT诊断 | 第36页 |
·PET诊断 | 第36-37页 |
·PET/CT诊断肺结节 | 第37-40页 |
·CT恶性+PET高代谢 | 第37页 |
·CT良性+PET低代谢、无代谢 | 第37-38页 |
·CT恶性+PET低代谢、无代谢 | 第38页 |
·CT良性+PET高代谢 | 第38-39页 |
·CT无法鉴别良恶性+PET高、低、无代谢 | 第39-4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0-42页 |
附图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部分:~(18)F-FDG PET/CT对周围型小肺癌分期的价值 | 第46-60页 |
第1章 实验目的 | 第46-4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临床资料 | 第47页 |
·显像方法 | 第47页 |
·图像分析 | 第47-48页 |
·TNM分期 | 第4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8-4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49-52页 |
·≤3cm周围型肺癌病理结果 | 第49页 |
·病灶部位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 第49页 |
·周围型小肺癌~(18)F-FDG PET/CT显像 | 第49-50页 |
·T分期 | 第50页 |
·N分析 | 第50页 |
·M分期 | 第50-51页 |
·PET/CT对肺癌治疗计划的影响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1. T分期 | 第52-53页 |
2. N分期 | 第53页 |
3. M分期 | 第53-55页 |
附图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综述 | 第6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