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目录第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生物特征识别的历史与现状第9-10页
   ·生物特征识别的关键技术第10-11页
   ·人脸识别的主要特点第11-12页
   ·人脸识别的测试平台第12-14页
   ·人脸识别发展现状第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人脸识别的框架及关键技术第17-35页
   ·人脸识别的通用框架第17-18页
   ·可分性判据第18-21页
     ·用于可分性判据的类内类间距离第18-19页
     ·基于概率分布的可分性判据第19-20页
     ·正态分布时可分性判据第20-21页
     ·基于熵函数的可分析判据第21页
   ·特征提取的常用方法第21-28页
     ·按欧氏距离度量的特征提取方法第21-22页
     ·K-L变换方法第22-23页
     ·PCA与MC方法第23-25页
     ·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第25-26页
     ·其他基于智能的自动聚类和量化算法第26-28页
   ·分类器设计第28-35页
     ·基于距离的分类器第328-30页
     ·贝叶斯分类器(Bayes)第30页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第30-33页
     ·神经网络分类器(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第33-35页
第三章 人脸识别典型方法分析第35-43页
   ·特征脸方法(EigenFace Method)第35-37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方法第37-38页
   ·弹性图匹配方法第38-39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第39-40页
   ·本章小节第40-43页
第四章 改进的Zernik矩识别方法第43-49页
   ·引言第43页
   ·基本概念第43-44页
   ·矩不变性证明第44-4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基于克隆优化复合特征选取的多视角人脸识别算法第49-60页
   ·方法概述第49页
   ·方法的引入第49-50页
   ·算法总体框架描述第50-51页
   ·人脸的特征抽取第51-52页
     ·自组织特征映射第51-52页
     ·次分量分析(MCA)第52页
   ·特征融合第52-53页
   ·特征优化和选取第53-57页
     ·克隆算法(Clone Algorithm)第53-55页
     ·克隆算法的编码第55-56页
     ·适应度函数设计第56-57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附录A第61-63页
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优化设计
下一篇:PCI总线接口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