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第三代移动通信接入认证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1页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9-10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2章 3G系统的安全结构第11-20页
   ·3G安全威胁,安全原则,安全目标和要求第11-15页
     ·3G安全威胁第11-13页
     ·3G安全原则第13页
     ·3G安全目标第13-14页
     ·3G安全要求第14-15页
   ·3G安全体系结构第15-17页
     ·3G安全结构第15-16页
     ·3G功能安全结构第16-17页
   ·3G安全特征第17-20页
     ·网络接入安全第17-18页
     ·网络域安全第18页
     ·用户域安全第18-19页
     ·应用域安全第19页
     ·安全的可视性和可配置性第19-20页
第3章 3G网络的安全接入机制第20-32页
   ·用户身份保密机制第20-21页
     ·根据临时身份识别第20-21页
     ·根据永久身份识别第21页
   ·认证和密钥协商第21-27页
     ·从HE到SN的认证数据分配第23-24页
     ·认证和密钥协商第24-26页
     ·重同步过程第26-27页
   ·接入链路数据完整性第27-29页
     ·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第27-28页
     ·完整性算法的输入参数第28-29页
     ·完整性密钥选择第29页
   ·接入链路数据的保密性第29-32页
     ·加密方法第29-30页
     ·加密算法的输入参数第30-31页
     ·加密密钥选择第31-32页
第4章 基于对称体制的接入认证方案第32-47页
   ·3GPP接入认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32-34页
     ·3GPP方案达到的目标第32-33页
     ·3GPP方案存在的缺陷第33-34页
   ·改进方案第34-39页
     ·符号说明第34-35页
     ·协议A第35-37页
     ·协议B第37-39页
   ·性能分析第39-41页
     ·安全性分析第39-40页
     ·认证效率分析第40-41页
   ·协议形式化分析第41-47页
     ·表达式含义第41-42页
     ·AUTLOG逻辑的推理规则第42-43页
     ·协议分析步骤第43页
     ·认证协议分析第43-47页
第5章 基于公钥体制的接入认证方案第47-59页
   ·Siemens协议第48-51页
     ·协议符号说明第48-49页
     ·Siemens协议第49-50页
     ·性能分析第50-51页
   ·Siemens协议改进第51-59页
     ·Rabin公钥体制和Schnorr识别协议第51-52页
     ·改进协议符号说明第52-53页
     ·改进协议第53-56页
     ·性能分析第56-59页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 OCR系统设计、实现及多平台对比与选型
下一篇:国家人事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