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3页 |
·精密成形技术综述 | 第10-13页 |
·精密成形技术的特点 | 第10-11页 |
·国外精密成形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我国精密成形技术概况 | 第12-13页 |
·齿轮精密锻造技术分析 | 第13-17页 |
·传统齿轮制造方法 | 第13-14页 |
·齿轮精密锻造的优点 | 第14-16页 |
·齿轮精锻效益分析 | 第16页 |
·齿轮精锻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数值模拟技术在锻造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数值模拟的作用 | 第17-18页 |
·锻造领域中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概况 | 第18页 |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技术现状综述 | 第18-21页 |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来源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几何造型和DEFORM-3D数值模拟建模 | 第23-36页 |
·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廓构成及相关参数计算 | 第23-26页 |
·渐开线齿轮齿廓构成 | 第23-24页 |
·渐开线齿形参数计算 | 第24-26页 |
·渐开线绘制算法及其实现 | 第26-33页 |
·VBA简介 | 第26-27页 |
·渐开线曲线绘制算法以及齿廓自动绘制方法 | 第27-33页 |
·渐开线曲线方程及绘制算法 | 第27-29页 |
·齿廓绘制方法 | 第29页 |
·渐开线圆弧拟和算法 | 第29-33页 |
·DEFORM-3D数据输入 | 第33-35页 |
·DEFORM简介 | 第33-34页 |
·AutoCAD下建模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刚塑性有限元法概述以及相关问题讨论 | 第36-48页 |
·刚塑性有限元方法概述 | 第36-41页 |
·刚塑性材料的边值问题 | 第36-37页 |
·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变分原理 | 第37-38页 |
·一般刚塑性材料不完全广义变分原理 | 第38-39页 |
·塑性边界条件及其泛函 | 第39-41页 |
·刚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步骤 | 第41-43页 |
·求解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 | 第43-48页 |
4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不同工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 第48-67页 |
·当前常用工艺简介 | 第48-53页 |
·浮动凹模原理 | 第48-50页 |
·分流减压原理 | 第50-53页 |
·影响充填程度和成形力的诸因素分析 | 第53-65页 |
·不同工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3-60页 |
·影响径向充填速度因素分析 | 第60-65页 |
·本文最终工艺的确定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5 数值模拟后处理研究和模具受力变形及工件弹性回复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82页 |
·数值模拟后处理方法研究 | 第67-75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DEFORM3D网格划分单元的特点及其存储结构 | 第68-70页 |
·节点处理方法 | 第70-75页 |
·成形过程模具变形模拟分析 | 第75-79页 |
·建模 | 第75-76页 |
·模拟方案 | 第76-77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齿轮出模弹性回复数值模拟 | 第79-81页 |
·模拟方案 | 第79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6 齿轮曲线测量和齿形修形研究 | 第82-95页 |
·齿轮常用测量方法 | 第82页 |
·本文测量方案及测量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直齿圆柱冷精锻齿形修形研究 | 第84-93页 |
·目前修形方案研究状况及进一步完善 | 第84-87页 |
·修形量确定方法 | 第84-85页 |
·变位修正法 | 第85-86页 |
·基圆修正法 | 第86-87页 |
·修形曲线的绘制 | 第87-89页 |
·修形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89-90页 |
·修形方案 | 第90-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7 冷精锻齿轮试验和精度分析 | 第95-101页 |
·试验准备 | 第95页 |
·试验设备 | 第95-96页 |
·精度分析 | 第96-98页 |
·齿形误差 | 第96-97页 |
·齿向误差 | 第97-98页 |
·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98-100页 |
·硬度 | 第99页 |
·几何精度 | 第99页 |
·冷精锻齿轮面临的问题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8 结论及展望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展望 | 第102-104页 |
9 致谢 | 第104-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