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一、 概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考察 | 第9-11页 |
(二)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三) 司法实践在精神损害赔偿领域的突破 | 第12-13页 |
二、 民事立法缺失 | 第13-16页 |
(一) 《民法通则》存在的缺陷 | 第13-14页 |
(二) 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三) 应尽快建立完备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 第15-16页 |
三、 概念界定不当 | 第16-19页 |
(一) 精神损害赔偿概念的考察 | 第16-18页 |
(二) 精神损害赔偿概念的分析 | 第18-19页 |
四、 适用范围狭小 | 第19-30页 |
(一) 主体适用范围 | 第20-24页 |
(二) 客体适用范围 | 第24-26页 |
(三) 其他适用范围 | 第26-30页 |
五、 评算方法模糊 | 第30-35页 |
(一)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算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二)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算方法考察 | 第31-33页 |
(三)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算的原则和标准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