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

鸡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

目录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前言第12-14页
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36页
   ·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概述第14-21页
     ·FABPs的类型与功能第14-15页
     ·FABPs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脂肪酸的结合位点第15-16页
     ·FABPs与配基的结合特性第16-17页
     ·FABPs的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分布第17-18页
     ·FABPs基因的特异性表达与调控第18页
     ·FABPs的含量第18-19页
     ·生理、药理条件对FABPs含量的影响第19-20页
     ·FABPs基因的结构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第20-21页
   ·有关心脏、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1-27页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H-FABP的组织分布第21-22页
       ·H-FABP的配基结合特性第22页
       ·H-FABP的染色体定位第22-23页
       ·H-FABP基因的结构特点第23-24页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4-27页
       ·A-FABP的组织分布第24页
       ·A-FABP的配基结合特性以及与膜的交互作用第24-26页
       ·A-FABP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26页
       ·A-FABP基因的结构特点第26-27页
   ·H-FABP、A-FABP基因作为影响畜禽肉品质性状侯选基因的研究第27-33页
     ·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侯选基因的研究第28-31页
       ·H-FABP基因上PCR-RFLP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第28-30页
       ·H-FABP基因上微卫星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A-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侯选基因的研究第31-33页
       ·A-FABP基因上微卫星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第31-33页
       ·小结第33页
   ·结语第33-36页
2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36-56页
   ·实验材料第36-40页
     ·实验用鸡种来源及采样方法第3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6页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第36-37页
     ·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制第37-40页
   ·实验方法第40-56页
     ·北京油鸡基因组λ噬菌体EMBL3文库的构建第40-45页
       ·北京油鸡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0-41页
       ·部分酶切消化基因组DNA第41-43页
       ·基因组DNA片段与λEMBL3载体臂的连接与包装第43页
       ·重组噬菌体滴度的测定第43-44页
       ·大规模的连接与包装第44页
       ·基因组文库的保存与扩增第44-45页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第45-52页
       ·PCR法初选第45-48页
         ·确定高效、特异的PCR反应的条件第45页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45-47页
         ·确定目的基因所在的文库亚集第47-48页
       ·Southern杂交进一步筛选第48-52页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制备第48页
         ·标记效率的测定第48-49页
         ·噬菌斑DNA向滤膜的转移第49-50页
         ·膜上噬菌斑DNA与标记探针的杂交反应第50-51页
         ·抗地高辛抗体的免疫检测第51页
         ·插入片段的检测第51-52页
     ·通过SNP分析不同品种鸡间目的基因内的遗传变异第52-54页
       ·鸡H-FABP及A-FABP基因PCR-RFLP分析第53页
       ·鸡A-FABP基因的PCR-SSCP分析第53-54页
     ·多态位点与肌内脂肪含量等生产性状的关系第54-56页
3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56-85页
   ·北京油鸡基因组λ噬菌体文库的构建第56-58页
     ·从血液中提取北京油鸡基因组DNA第56页
     ·部分酶切消化基因组DNA第56-57页
     ·酶切DNA片段的回收第57页
     ·酶切片段与载体臂的连接第57页
     ·连接产物体外包装后基因组文库滴度的测定第57-58页
   ·从北京油鸡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含H-FABP基因的克隆第58-62页
     ·引物P_1对鸡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的扩增结果第58-59页
     ·鸡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序列的测定第59页
     ·引物P_2对基因组文库的初选第59-60页
     ·利用Southern杂交法在文库亚集中的筛选第60-61页
       ·探针标记效率的测定第60-61页
       ·Southern杂交法筛选的结果第61页
     ·重组噬菌体插入片段的检测第61-62页
   ·通过SNP分析不同品种鸡间目的基因内的遗传变异第62-74页
     ·PCR-RFLP分析第62-68页
       ·北京油鸡、矮脚鸡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PCR-RFLP分析第62-65页
       ·北京油鸡、矮脚鸡A-FABP基因第三内含子PCR-RFLP分析第65-68页
     ·鸡A-FABP基因的PCR-SSCP分析第68-74页
   ·各多态位点与鸡生产性状的关系第74-85页
     ·用一般线性模型对不均衡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第74页
     ·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最小二乘效应值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第74-75页
     ·多态位点的基因型组合对生产性状的影响第75-77页
     ·北京油鸡群体内多态位点与生产性状的分析第77-82页
     ·矮脚鸡群体内多态位点与生产性状的分析第82-85页
4 、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第85-96页
   ·北京油鸡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第85-86页
   ·含目的基因阳性克隆的筛选第86-88页
   ·PCR-RFLP及PCR-SSCP分析第88-89页
   ·七个鸡群体的遗传特征分析第89-90页
   ·鸡H-FABP、A-FABP基因与生产性状的关系第90-94页
   ·结论第94-95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95页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8页
中英文缩写对照第108-110页
附录(鸡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序列)第110-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态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