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公务法人制度概述 | 第9-31页 |
·公务法人制度及其意义 | 第9-12页 |
一、 公务法人制度有利于实现公共物品的高效供给 | 第9-10页 |
二、 公务法人制度是服务行政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 公务法人制度是实现分权、自治与直接民主的需要 | 第11页 |
四、 公务法人制度是公共行政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 第11-12页 |
·公务法人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2-21页 |
一、 英国 | 第12-14页 |
二、 法国 | 第14-16页 |
三、 美国 | 第16-17页 |
四、 德国 | 第17-19页 |
五、 日本 | 第19-20页 |
六、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0-21页 |
·建立我国的公务法人制度 | 第21-31页 |
一、 我国公务承担主体的现状研究 | 第21-22页 |
二、 我国建立公务法人制度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三、 我国公务法人制度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24-31页 |
第二章 公营造物公务法人 | 第31-48页 |
·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界定及特征 | 第31-38页 |
一、 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 判断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标准 | 第32-37页 |
三、 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特征 | 第37-38页 |
·我国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改革与再造 | 第38-48页 |
一、 我国公营造物公务法人承担公共服务的现状 | 第39-41页 |
二、 公营造物公务法人的改革与再造 | 第41-48页 |
第三章 社团公务法人 | 第48-58页 |
·社团公务法人的界定及特征 | 第48-50页 |
一、 社团公务法人的界定 | 第48-50页 |
二、 社团公务法人的特征 | 第50页 |
·社团公务法人的现状及改革 | 第50-52页 |
一、 社团公务法人的发展现状 | 第50-51页 |
二、 社团公务法人的改革方向 | 第51-52页 |
·社团公务法人的典型代表--行业组织公务法人研究 | 第52-58页 |
一、 行业组织承担行业管理的原因及优点 | 第52-54页 |
二、 我国行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改革研究 | 第54-58页 |
第四章 财团公务法人 | 第58-62页 |
·财团公务法人的界定及特征 | 第58-60页 |
一、 大陆法系公法财团的特征 | 第58-59页 |
二、 我国财团公务法人的界定和特点 | 第59-60页 |
·我国财团公务法人的现状及改革 | 第60-62页 |
一、 我国财团公务法人的现状 | 第60-61页 |
二、 我国财团公务法人的改革方向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被授权的公务法人 | 第62-68页 |
·被授权的公务法人存在的意义及性质分析 | 第62-64页 |
一、 被授权公务法人存在的意义 | 第62-63页 |
二、 被授权公务法人的性质分析 | 第63页 |
三、 被授权的公务法人与委托行使公务的主体的区别 | 第63-64页 |
·我国被授权的公务法人应包含的种类 | 第64-68页 |
一、 民间社团 | 第64-65页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 | 第65-66页 |
三、 普通企业法人 | 第66页 |
四、 民间基金会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我国公务法人制度的实现方式 | 第68-73页 |
·两大法系公务法人制度的类型 | 第68-69页 |
一、 大陆法系的公务法人制度 | 第68页 |
二、 英美法系的公务法人制度 | 第68-69页 |
·我国公务法人制度的实现方式 | 第69-73页 |
一、 我国建立公务法人制度的模式 | 第69-70页 |
二、 我国公务法人制度的立法与司法思考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