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 | 第14-16页 |
·十大流域水质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湖泊(水库) | 第15-16页 |
·污染源水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第16-19页 |
·人工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 | 第17-18页 |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 | 第18-19页 |
·污染原水固定生物膜修复技术挂膜过程研究 | 第19-22页 |
·挂膜方式 | 第19-20页 |
·挂膜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挂膜成熟标志 | 第22页 |
·固定化生物膜技术生物膜特性研究 | 第22-24页 |
·生物膜的组成 | 第22-23页 |
·生物膜的形态和结构 | 第23页 |
·生物膜中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填料类型对固定化生物膜修复系统挂膜的影响 | 第27-34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27-28页 |
·固定化载体类型及布设 | 第28-29页 |
·试验用水的配制 | 第29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挂膜启动过程污染物去除性能 | 第29-31页 |
·微生物特性分析 | 第31-32页 |
·挂膜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溶解氧对污染原水固定化生物膜系统挂膜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 第34-44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34-35页 |
·固定化载体类型及布设 | 第35页 |
·试验用水 | 第35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溶解氧对河道生物反应器挂膜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性能影响 | 第35-38页 |
·溶解氧对河道生物反应器挂膜过程中生物膜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挂膜成熟后河道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性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水力负荷对污染原水固定化生物膜技术挂膜过程影响试验分析 | 第44-49页 |
·引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44-45页 |
·试验用水的配制 | 第45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挂膜启动过程污染物去除性能 | 第45-47页 |
·微生物特性分析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新型立体浮床处理河道微污染原水的挂膜中试试验研究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组合式立体浮床构造 | 第49-50页 |
·试验区布置 | 第50-51页 |
·进水原水水质 | 第51页 |
·采样分析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挂膜期间水质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挂膜期间生物膜变化分析 | 第53-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挂膜过程分析 | 第57页 |
·不同填料的挂膜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主要成果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59-60页 |
·创新性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