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对汉字识别影响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6-18页 |
| ·汉字识别加工方式的争论 | 第8-10页 |
| ·影响汉字识别的因素研究 | 第10-14页 |
| ·字频 | 第10-11页 |
| ·笔画 | 第11-12页 |
| ·部件 | 第12-13页 |
| ·其它因素 | 第13-14页 |
| ·问题提出 | 第14-17页 |
| ·矛盾的结论 | 第14-16页 |
| ·视角的原理 | 第16-17页 |
| ·眼动研究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2 方法 | 第18-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实验程序 | 第19-20页 |
| ·被试 | 第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 ·因变量 | 第21-22页 |
| ·注视 | 第22页 |
| ·眼跳 | 第22页 |
| ·眨眼 | 第2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2-33页 |
| ·反应时分析 | 第22-25页 |
| ·注视分析 | 第25-29页 |
| ·注视时间 | 第25-28页 |
| ·注视次数 | 第28-29页 |
| ·眼跳分析 | 第29-30页 |
| ·眨眼分析 | 第30-32页 |
| ·双眼对比 | 第32-33页 |
| 4 讨论 | 第33-38页 |
| ·反应时与视角的关系 | 第33-34页 |
| ·注视与视角的关系 | 第34-36页 |
| ·眼跳与视角的关系 | 第36页 |
| ·眨眼与视角的关系 | 第36页 |
| ·最适宜视角 | 第36-37页 |
| ·双眼差异 | 第37页 |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7-38页 |
| 5 结论 | 第38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7 附录 | 第44-46页 |
| ·实验刺激字 | 第44页 |
| ·EyeLinkⅡ型眼动仪 | 第44-45页 |
| ·屏幕呈现样例 | 第45页 |
| ·15寸屏幕不同视角下的尺寸 | 第45-46页 |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