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3页 |
| 1 概述 | 第13-14页 |
| 2 测站基本状况 | 第14-15页 |
| ·测站地理位置及代表性分析 | 第14-15页 |
| ·测站的气候水文基本特征 | 第15页 |
| 3 测站风的特征分析 | 第15-16页 |
| ·风向 | 第15页 |
| ·风速 | 第15-16页 |
| 4 测站波浪特征分析 | 第16-18页 |
| ·波型号 | 第16页 |
| ·浪向和浪高 | 第16-17页 |
| ·浪向 | 第16页 |
| ·浪高 | 第16-17页 |
| ·周期 | 第17页 |
| ·牛皮礁的波浪分析 | 第17-18页 |
| 5 长江口外波浪后报 | 第18-25页 |
| ·海浪数值模式 | 第18-23页 |
| ·风浪能量平衡方程 | 第18-19页 |
| ·深水情形 | 第19页 |
| ·有限深度情形 | 第19-20页 |
| ·海浪谱 | 第20页 |
| ·涌浪能量平衡方程 | 第20-21页 |
| ·风浪与涌浪的转换 | 第21页 |
| ·海面风场的数值模式 | 第21-23页 |
| ·主要计算过程 | 第23-24页 |
| ·模式的适用性检验 | 第24页 |
| ·历史天气过程海浪场计算结果与检验 | 第24-25页 |
| 6 长江口波浪传播数值实验 | 第25-30页 |
| ·依据资料 | 第25-26页 |
| ·地形资料 | 第25页 |
| ·流场资料 | 第25页 |
| ·设计水位 | 第25-26页 |
| ·计算区域 | 第26页 |
| ·“准深水区”波浪点样本资料的建立 | 第26页 |
| ·P点样本资料的建立 | 第26页 |
| ·二维浅水海浪谱数值模式 | 第26-27页 |
| ·推算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 ·E向波浪的分析 | 第27-28页 |
| ·NNE向波浪的分析 | 第28-29页 |
| ·SSE向波浪的分析 | 第29页 |
| ·全涨全落无风有流时E向波浪的分析 | 第29页 |
| ·全涨全落有风有流时E向波浪的分析 | 第29-30页 |
| ·分析结论 | 第30页 |
| 7 牛皮礁自记波浪数据分析 | 第30-35页 |
| ·概述 | 第30页 |
| ·测点环境 | 第30页 |
| ·仪器及性能 | 第30页 |
| ·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 ·采样间隔 | 第30-31页 |
| ·观测时间 | 第31页 |
| ·记录时间长度 | 第31页 |
| ·观测时段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数据转换 | 第31页 |
| ·数据检验 | 第31-32页 |
| ·波高、周期系列 | 第32页 |
| ·波浪数据及与海洋站波浪对比 | 第32-33页 |
| ·牛皮礁站与佘山站的波浪资料对比 | 第32页 |
| ·牛皮礁站与大戢山站的波浪资料对比 | 第32-33页 |
| ·波谱分析 | 第33-35页 |
| ·典型的实测谱型 | 第34-35页 |
| ·9904号强热带风暴期间的实测谱型 | 第34页 |
| ·9906号台风期间的实测谱型 | 第34页 |
| ·9912号台风期间的实测谱型 | 第34-35页 |
| ·混合浪的谱型 | 第35页 |
| ·谱宽度 | 第35页 |
| 8 双峰谱型波浪的统计特征 | 第35-39页 |
| ·谱形选取 | 第35-36页 |
| ·双峰谱型波浪的概率分布 | 第36-38页 |
| ·波高分布 | 第36-37页 |
| ·周期分布 | 第37页 |
| ·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表 | 第41-88页 |
| 测站位置表1 | 第41页 |
| 测站累年各季风向频率表2 | 第41-42页 |
| 测站各月特征风速的统计表3 | 第42-43页 |
| 测站累年各向平均、最大风的统计表表4 | 第43-44页 |
| 测站累年各月各级风速频率表5 | 第44-46页 |
| 测站累年各月各向波浪出现频率表6 | 第46-48页 |
| 各站累年各月波要素表7 | 第48页 |
| 测站累年各向波要素表8 | 第48-50页 |
| 各站各月最大波高的最大值表9 | 第50-51页 |
| 测站各向周期分级统计表表10 | 第51-54页 |
| 引水船波高、周期统计表表11 | 第54-59页 |
| 大戢山波高、周期统计表表12 | 第59-64页 |
| 嵊山波高、周期统计表表13 | 第64-69页 |
| 长江口外海域模式适用性误差统计表24 | 第69页 |
| 强历史天气过程表表25 | 第69-70页 |
| 计算控制点地理坐标表26 | 第70页 |
| 50 年一遇波要素(无风无流情形)表30 | 第70-71页 |
| 50 年一遇波要素(有风无流情形)表31 | 第71页 |
| 50 年一遇波要素(多组合)表32 | 第71-75页 |
| 50 年一遇波要素(多组合)表33 | 第75-78页 |
| 牛皮礁与周围三个测站各级波高相关分析表表15 | 第78页 |
| 波浪统计特征表14 | 第78-79页 |
| 波浪统计特征表15 | 第79-81页 |
| 波浪统计特征表16 | 第81-82页 |
| 波浪统计特征表17 | 第82-83页 |
| 波浪统计特征表18 | 第83-84页 |
| 波谱分析结果表19 | 第84-85页 |
| 波谱分析结果表20 | 第85-86页 |
| 波谱分析结果表21 | 第86-87页 |
| 波谱分析结果表22 | 第87-88页 |
| 附图 | 第88-94页 |
| 后报值和Marex浮标实测值过程曲线图1 | 第88-89页 |
| 计算区域示意图图2 | 第89页 |
| 浅水风浪成长经验关系式检验图3 | 第89-90页 |
| 牛皮礁的波浪观测资料对模式检验的过程曲线图4 | 第90页 |
| 牛皮礁自记7月26日20时观测资料的谱分析结果图5 | 第90页 |
| 牛皮礁自记8月2日23时观测资料的谱分析结果图6 | 第90-91页 |
| 牛皮礁自记9月23日20时观测资料的谱分析结果图5 | 第91页 |
| 牛皮礁自记9月22日17时观测资料的谱分析结果图5 | 第91-92页 |
| 波高经验分布图9 | 第92页 |
| 波高经验分布图10 | 第92-93页 |
| 波高经验分布图11 | 第93页 |
| 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图12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