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前言 | 第15-31页 |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概览 | 第17-23页 |
|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23-31页 |
| 上编 屈原图像研究 | 第31-65页 |
| 第一章 文学中的屈原形象 | 第31-41页 |
| 第一节 屈原早年的气质形象 | 第31-36页 |
| 第二节 屈原晚年的气质形象 | 第36-41页 |
| 第二章 绘画中的屈原形象 | 第41-54页 |
| 第一节 历代屈原图像概述 | 第41-45页 |
| 第二节 历代屈原图像的人文寄托 | 第45-54页 |
| 一、忠君爱国的楷模 | 第45-47页 |
| 二、独立不迁的典范 | 第47-50页 |
| 三、怀才不遇的知己 | 第50-54页 |
| 第三章 历代屈原图像的传播与接受 | 第54-65页 |
| 第一节 屈原图像的传播媒介 | 第54-57页 |
| 一、石刻 | 第54-55页 |
| 二、纸绢 | 第55-56页 |
| 三、版刻 | 第56-57页 |
| 第二节 屈原图像的接受形式 | 第57-62页 |
| 一、艺苑点评 | 第57-58页 |
| 二、题画诗文 | 第58-60页 |
| 三、仿写临摹 | 第60-62页 |
| 第三节 屈原图像的受众 | 第62-65页 |
| 一、皇室贵族 | 第62页 |
| 二、文人士大夫 | 第62-63页 |
| 三、市井百姓 | 第63-65页 |
| 下编 屈原作品图像研究 | 第65-140页 |
| 第四章 《离骚》图像研究——以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为例 | 第65-77页 |
| 第一节 《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概述 | 第65-67页 |
| 一、作者及创作缘起 | 第65-66页 |
| 二、版本及编排体例 | 第66页 |
| 三、价值及影响 | 第66-67页 |
| 第二节 《离骚图》 | 第67-77页 |
| 一、图像对文本的分段与展演 | 第68-73页 |
| 二、图像对文本的训诂与注解 | 第73-75页 |
| 三、图像的创作特色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九歌》图像研究 | 第77-101页 |
| 第一节 《九歌》文本的语象 | 第77-79页 |
| 第二节 历代《九歌》图像考述 | 第79-88页 |
| 一、历代“九歌图”概观 | 第79-81页 |
| 二、宋代九歌图之开创:李公麟的九歌图 | 第81-83页 |
| 三、元代九歌图之传承:张渥的九歌图 | 第83-84页 |
| 四、明代九歌图之发扬:陈洪绶的九歌图 | 第84-86页 |
| 五、清代九歌图之创新:萧云从的九歌图 | 第86-88页 |
| 第三节 图像对文本的解读 | 第88-94页 |
| 一、图像与历代评注的关系 | 第88-91页 |
| 二、图像对女性形象的解读 | 第91-94页 |
| 第四节 《九歌》图像题咏 | 第94-101页 |
| 一、《九歌》图像题咏的发展 | 第94-96页 |
| 二、《九歌》图像题咏的特征 | 第96-101页 |
| 第六章 《天问》图像研究——以萧云从《离骚图》为例 | 第101-129页 |
| 第一节 《天问图》概述 | 第101-104页 |
| 一、图像版本概况 | 第101-102页 |
| 二、文本与图像的渊源 | 第102-103页 |
| 三、图像的性质与来源 | 第103-104页 |
| 第二节 《天问图》的创作意旨 | 第104-110页 |
| 一、劝诫教化 | 第104-106页 |
| 二、取异存形 | 第106-108页 |
| 三、处乱托忧 | 第108-110页 |
| 第三节 图像对文本的表现与消解 | 第110-116页 |
| 一、图像对文本内容的表现 | 第110-113页 |
| 二、图像对文本内涵的消解 | 第113-116页 |
| 第四节 《天问图》的艺术特色 | 第116-122页 |
| 一、灵活巧妙的构图方式 | 第116-118页 |
| 二、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 | 第118-120页 |
| 三、奇诡古朴的风格面貌 | 第120-122页 |
| 第五节 《天问图》的价值及影响 | 第122-129页 |
| 一、图像的价值 | 第122-127页 |
| 二、图像的影响 | 第127-129页 |
| 第七章 其他屈原作品图像研究——以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为例 | 第129-140页 |
| 第一节 《九章图》 | 第129-132页 |
| 第二节 《远游图》 | 第132-133页 |
| 第三节 《招魂图》和《大招图》 | 第133-136页 |
| 第四节 《香草图》 | 第136-140页 |
| 结语 | 第140-142页 |
| 附录一: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总目 | 第142-147页 |
| 附录二:图版目录 | 第147-151页 |
| 附录三:图版 | 第151-1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5-203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203-204页 |
| 后记 | 第204-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