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4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矿山巷道的三维数据结构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本文的思想及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2 二维与三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探讨 | 第24-38页 |
·二维数据模型 | 第25-29页 |
·矢量数据模型 | 第25-26页 |
·栅格数据模型 | 第26-27页 |
·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的比较 | 第27-28页 |
·矢量栅格混合数据模型 | 第28-29页 |
·三维数据模型 | 第29-32页 |
·基于连续铺盖(Tessellation)的栅格数据模型 | 第29-30页 |
·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 | 第30-31页 |
·混合型数据模型 | 第31-32页 |
·三维数据结构 | 第32-38页 |
·三维矢量数据结构 | 第32-34页 |
·三维栅格数据结构 | 第34-36页 |
·矢量栅格集成的三维空间数据结构 | 第36-38页 |
3 矿井巷道数据的组织与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8-51页 |
·矿井巷道三维数据模型的研究 | 第38页 |
·选择三维数据模型的原则 | 第38页 |
·矿井巷道数据特点的研究 | 第38页 |
·适合矿井特点的三维数据模型与结构 | 第38-51页 |
·矿井巷道数据来源与组织 | 第39-41页 |
·矿井巷道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 | 第41-43页 |
·巷道网络基本元素 | 第43-44页 |
·矿井巷道的几组拓扑关系 | 第44-47页 |
·三维巷道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用C++语言描述的数据结构 | 第48-51页 |
4 三维巷道的OpenGL实现 | 第51-57页 |
·OpenGL概述 | 第51-52页 |
·OpenGL的特点 | 第51页 |
·OpenGL的功能 | 第51-52页 |
·OpenGL基本操作原理 | 第52页 |
·基于OpenGL的巷道三维可视化 | 第52-54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53页 |
·投影方式的选择 | 第53-54页 |
·参数设置 | 第54页 |
·矿井巷道三维立体图绘制原理 | 第54-57页 |
·三维图形的二维表示方法 | 第54-55页 |
·三维立体图绘制原理 | 第55页 |
·井巷立体的表示简化方案 | 第55页 |
·消除巷道隐藏线 | 第55-57页 |
5 矿井三维绘图系统 | 第57-60页 |
·系统构成 | 第57页 |
·系统各模块功能 | 第57-60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7-58页 |
·数据组织模块 | 第58页 |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58页 |
·图形文件生成模块 | 第58页 |
·三维图形生成 | 第58-6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