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的表达论文

低分子量尿激酶与Annexin V融合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致谢第1-10页
缩略语第10-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实验设计方案第15-37页
 第一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研究进展第16-24页
  1 uPA的结构第16-18页
   ·类生长因子功能区第16页
   ·环状结构域第16-17页
   ·蛋白酶功能区第17页
   ·连接区第17-18页
  2 uPA的功能第18-19页
   ·纤溶作用第18页
   ·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第18页
   ·信号传导作用第18-19页
  3 uPA的加工过程第19-20页
  4 pro-UK纤维蛋白特异性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机制第20-22页
  5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发展与展望第22-24页
 第二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第24-34页
  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基本原理第24-25页
  2 转移载体第25-26页
   ·转移载体的启动子第25-26页
   ·多角体蛋白融合表达的转移载体第26页
   ·便于纯化表达产物的的转移载体第26页
   ·多元转移载体第26页
  3 重组病毒筛选方法的改进第26-30页
   ·线性化病毒DNA技术第26-28页
   ·应用YAC操作杆状病毒基因组第28页
   ·E.coli Bacmid系统第28-29页
   ·体外定点重组第29页
   ·neo抗性筛选第29页
   ·条件致死性筛选第29-30页
   ·产生多角体的重组病毒第30页
  4 影响昆虫系统表达量的因素分析第30-31页
   ·细胞类型与质量第30页
   ·外源蛋白的性质第30-31页
   ·启动子序列完整性第31页
   ·融合蛋白第31页
   ·其他因素第31页
  5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特点分析第31-34页
   ·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第32页
   ·表达产物后加工比较完全第32页
   ·可容纳较大的外源DNA片段第32页
   ·适合表达细胞毒性蛋白第32页
   ·安全性好第32-34页
 第三章 实验设计方案第34-37页
  1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34-35页
  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5-36页
  3 技术路线第36-37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37-78页
 第四章 家蚕杆状病毒重组转移载体的构建第38-55页
   ·材料和试剂第38-40页
   ·实验方法第40-47页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40-41页
     ·以质粒pET28-UKAV为模板扩增出目的片段第41页
     ·PCR产物的回收第41页
     ·连接反应第41-42页
     ·E.coil TG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2页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第42页
     ·碱法小批量抽提质粒DNA第42-43页
     ·重组质粒pGEM-UKAV的酶切鉴定第43页
     ·重组质粒pGEM-UKAV的PCR鉴定第43-44页
     ·基因序列测定第44页
     ·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UKAV的构建第44-45页
     ·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UKAV的酶切鉴定第45-46页
     ·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UKAV的PCR鉴定第46页
     ·用High pure plasmid lsolation Kit纯化质粒第46-47页
     ·核酸电泳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UKAV的构建第47-50页
     ·克隆载体pGEM-UKAV的鉴定第50-51页
     ·转移载体pBacPAK-UKAV的鉴定第51-53页
     ·低分子量尿激酶与Annexin V融合基因的序列测定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重组家蚕杆状病毒的筛选和鉴定第55-67页
   ·材料和试剂第55-56页
   ·试验方法第56-63页
     ·细胞培养、冻存与复苏第56-57页
     ·病毒培养第57页
     ·病毒滴度测定第57页
     ·Bm-BacPAK6 DNA的提取及酶切线性化第57-58页
     ·重组转移质粒与线性化病毒DNA共转染第58页
     ·重组病毒的筛选第58-59页
     ·重组病毒的PCR鉴定第59-60页
     ·重组病毒的DNA Southern杂交鉴定第60-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线型化病毒Bm-BacPAK 6的基因组DAN提取和线性化第63-64页
     ·共转染及重组病毒的筛选第64页
     ·重组病毒的鉴定第64-66页
     ·重组病毒的滴度测定第66-67页
 第六章 低分子量尿激酶与Annexin V融合蛋白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第67-78页
   ·材料和试剂第67-69页
   ·实验方法第69-72页
     ·重组病毒在家蚕培养细胞和5龄幼虫中的表达第69页
     ·表达产物的SDS-PAGE第69-70页
     ·表达产物的ELISA检测第70页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第70-71页
     ·表达产物的抗凝活性鉴定第71页
     ·纤维蛋白-琼脂糖平板法测定表达产物的纤溶活性第71-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6页
     ·ELISA法检测家蚕细胞与家蚕幼虫在不同时间表达低分子量尿激酶和Annexin V融合蛋白的水平第72-73页
     ·表达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印迹第73-74页
     ·表达产物的抗凝活性分析第74-75页
     ·表达产物纤溶活性鉴定第75-76页
   ·讨论第76-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人TRAb噬菌体抗体库的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