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中国洪水特征 | 第12-13页 |
·中国洪水灾害特征 | 第13-15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 第16页 |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 | 第16-20页 |
·洪水灾害风险决策的研究 | 第20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风险及风险管理 | 第23-32页 |
·风险 | 第23-26页 |
·风险的不同学说 | 第23-24页 |
·风险的本质 | 第24-25页 |
·风险的分类 | 第25-26页 |
·风险管理 | 第26-30页 |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6-27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及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风险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 第32-53页 |
·洪水风险 | 第32-33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 第33-44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36页 |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第36-40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决策 | 第40-44页 |
·洪水灾害风险处理 | 第44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 第45-47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47-49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作用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四章 GIS在洪灾风险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第53-71页 |
·GIS概述 | 第53-55页 |
·GIS的概念 | 第53-54页 |
·GIS的主要功能 | 第54-55页 |
·应用型GIS的开发方式 | 第55-57页 |
·应用型GIS开发的三种实现方式 | 第55-56页 |
·三种实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 第56-57页 |
·组件式GIS | 第57-61页 |
·组件式GIS的特点 | 第57-59页 |
·组件式GIS开发平台的结构 | 第59页 |
·组件式GIS的构成 | 第59-60页 |
·GIS组件产品 | 第60-61页 |
·GIS在洪灾风险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第61-70页 |
·基础信息管理 | 第61-64页 |
·洪水风险计算 | 第64-65页 |
·洪水风险图制作 | 第65-67页 |
·洪水风险信息查询 | 第67-69页 |
·洪灾经济损失计算与查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应用实例 | 第71-122页 |
·区域概况 | 第71-74页 |
·黄河洪水 | 第71页 |
·洪水灾害 | 第71-73页 |
·黄河下游防洪体系 | 第73-74页 |
·黄河山东段社会经济情况 | 第74页 |
·洪灾风险管理系统 | 第74-118页 |
·系统设计 | 第75-85页 |
·基础信息子系统 | 第85-92页 |
·堤防溃决洪水风险计算子系统 | 第92-108页 |
·堤防溃决洪水风险图子系统 | 第108-109页 |
·堤防溃决洪水风险查询子系统 | 第109-111页 |
·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 第111-118页 |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和减灾对策 | 第118-121页 |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第118-120页 |
·减灾对策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4页 |
附录1: 黄河下游山东段南北岸堤防溃决洪水淹没范围图和最大水深分布图 | 第124-134页 |
附录2: 县区地均资产专题图 | 第134页 |
附录3: 不同方案不同资产类型洪灾经济损失结果表 | 第134-136页 |
附录4: 不同方案下各个县区洪灾损失结果表 | 第136-139页 |
附录5: 不同方案各个县区地均损失专题图 | 第139-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