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妇产科学论文--产科学论文--病理妊娠(异常妊娠)论文

整合素β3和纤维粘连蛋白在人输卵管及早期胚胎的表达

缩略词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前言第12-16页
 1 整合素的结构与特点第12-13页
 2 纤维粘连蛋白的结构与特点第13-14页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第14-16页
第一部分 整合素β_3和纤维粘连蛋白在人正常、炎症和妊娠输卵管粘膜的表达第16-28页
 1.1 材料和方法第16-20页
  1.1.1 标本的来源和选择第16-17页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17-18页
  1.1.3 方法第18-20页
   1.1.3.1 UltraSensitive_(TM)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第18-19页
   1.1.3.2 实验对照设置第19页
   1.1.3.3 实验误差的质量控制第19页
   1.1.3.4 染色结果的观察和图像分析第19-20页
  1.1.4 统计学分析第20页
 1.2 结果第20-24页
  1.2.1 整合素β_3在人正常、炎症和妊娠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第20-22页
   1.2.1.1 整合素β_3在人正常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分布和变化第20-21页
   1.2.1.2 整合素β_3在炎症、妊娠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和变化第21-22页
  1.2.2 纤维粘连蛋白在人正常、炎症和妊娠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第22-24页
   1.2.2.1 纤维粘连蛋白在人正常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和变化第22-23页
   1.2.2.2 纤维粘连蛋白在炎症、妊娠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和变化第23-24页
 1.3 讨论第24-28页
第二部分 纤维粘连蛋白在人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表达第28-32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8-29页
  2.1.1 标本来源第28-29页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9页
   2.1.2.1 主要试剂及有关配方第29页
   2.1.2.2 主要仪器第29页
  2.1.3 间接免疫荧光法第29页
 2.2 结果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2页
第三部分 人正常和妊娠输卵管粘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第32-40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2-33页
  3.1.1 标本的来源和选择第32页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2-33页
   3.1.2.1 主要试剂第32-33页
   3.1.2.2 主要实验仪器第33页
  3.1.3 方法第33页
   3.1.3.1 UltraSensitive~(TM)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第33页
   3.1.3.2 实验对照设置第33页
   3.1.3.3 实验误差的质量控制第33页
   3.1.3.4 染色结果的观察和图像分析第33页
  3.1.4 统计学分析第33页
 3.2 结果第33-38页
  3.2.1 人正常输卵管粘膜ER、PR的表达和变化第33-37页
   3.2.1.1 人正常输卵管粘膜ER、PR免疫染色的分布第33-34页
   3.2.1.2 月经周期不同时期人正常输卵管各部位粘膜上皮细胞ER、PR表达的变化第34-37页
  3.2.2 人正常输卵管粘膜整合素β_3的表达与ER、PR表达的相关分析第37页
  3.2.3 ER、PR在妊娠输卵管粘膜内的表达第37-38页
 3.3 讨论第38-40页
第四部分 正常、妊娠和炎症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第40-46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0-42页
  4.1.1 标本的来源和选择第40页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0-42页
   4.1.2.1 主要试剂第40-41页
   4.1.2.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第41-42页
   4.1.2.3 主要实验仪器第42页
  4.1.3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第42页
 4.2 结果第42-44页
  4.2.1 正常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第42-44页
   4.2.1.1 增生早期第42-43页
   4.2.1.2 增生中、晚期第43页
   4.2.1.3 分泌早期第43页
   4.2.1.4 分泌中、晚期第43-44页
  4.2.2 炎症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第44页
  4.2.3 妊娠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第44页
 4.3 讨论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图及说明第58-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胡风文艺思想及人格内涵
下一篇:萧绎及其《金楼子》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