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21页 |
1.1 枣的概述 | 第8-11页 |
1.1.1 枣的起源及在陕西分布 | 第8页 |
1.1.2 枣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 | 第8-9页 |
1.1.3 我省枣生产和研究现状 | 第9页 |
1.1.4 枣的种质鉴定及其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1-15页 |
1.3 RAPD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1.4 分子标记在枣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材料 | 第21-23页 |
2.2 方法 | 第23-27页 |
3 结果 | 第27-38页 |
3.1 枣DNA提取结果 | 第27-28页 |
3.2 RAPD反应体系优化结果 | 第28页 |
3.3 RAPD指纹图谱 | 第28-38页 |
3.4 枣类聚类结果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4页 |
4.1 枣DNA的提取 | 第38页 |
4.2 枣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4.3 RAPD技术在枣类遗传多样化、分类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40-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