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转阴汤治疗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第1-12页 |
| 临床研究 | 第12-18页 |
| 一、 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2-13页 |
| 1、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2页 |
| (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2) 中医辨证标准 | 第12页 |
| 2、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2-13页 |
| (三)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 二、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 三、 观测指标 | 第13页 |
| 四、 疗效标准 | 第13-14页 |
| (一) 中医症状评分 | 第14页 |
| 1、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第14页 |
| 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页 |
| (二)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页 |
| 五、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 六、 结果 | 第14-18页 |
| (一) 疾病疗效结果 | 第14-15页 |
| (二)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5-16页 |
| (三) 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改变情况 | 第16-17页 |
| (四) 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G情况 | 第17页 |
| (五) 治疗前后RC_(3b)R情况比较 | 第17页 |
| (六) 安全性观察 | 第17-18页 |
| 讨 论 | 第18-26页 |
| 一、 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18-20页 |
| (一)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8-19页 |
| (二) 对本病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19-20页 |
| 二、 组方配伍及方义 | 第20页 |
| 三、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20-21页 |
| 四、 免疫指标分析 | 第21-22页 |
| (一) 淋巴细胞免疫 | 第21页 |
| (二) 体液免疫 | 第21-22页 |
| (三) 红细胞免疫 | 第22页 |
| 五、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第22-26页 |
| (一) 对淋巴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二) 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23-24页 |
| (三) 提高孕育率的其他原因探讨 | 第24-26页 |
| 结 语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附: 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不孕中医治疗近况 | 第29-35页 |
| 致 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