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8页 |
| 一、 激励概述 | 第8-13页 |
| (一) 激励、激励模式的概念 | 第8-11页 |
| (二) 激励模式的结构 | 第11-12页 |
| (三) 激励模式的功能 | 第12-13页 |
| 二、 对西文激励理论的评介 | 第13-19页 |
| (一) 需要型激励理论 | 第13-15页 |
| (二)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5-16页 |
| (三) 状态型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 (四)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17-19页 |
| 三、 我国对激励理论的研究 | 第19-21页 |
| (一) 同步激励理论 | 第20页 |
| (二) C型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 (三) 全面激励理论 | 第21页 |
| 四、 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体系的设想 | 第21-39页 |
| (一) 关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的一些理论探讨 | 第21-27页 |
| 1. 构建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的依据 | 第21-24页 |
| 2. 构建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的原则 | 第24-26页 |
| 3. 构建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的一般步骤 | 第26-27页 |
| (二)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体系 | 第27-39页 |
| 1. 整体激励模式 | 第27-30页 |
| 2. 价值观导向激励模式 | 第30-33页 |
| 3. 感情体验激励模式 | 第33-36页 |
| 4. 心理培育激励模式 | 第36-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后记 | 第40-41页 |
| 中文摘要 | 第41-44页 |
| 注释 | 第44-45页 |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