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农户经济组织与农村、农业发展 | 第1-12页 |
第一章 农户: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 第12-43页 |
一、农户经济组织的历史分析 | 第12-20页 |
1、农户经济组织的形成 | 第12-14页 |
2、关于农户经济组织的争论 | 第14-16页 |
3、近代以来农户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16-20页 |
二、农户经济组织的理论分析 | 第20-36页 |
1、农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与农场规模 | 第20-25页 |
2、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与组织形式 | 第25-32页 |
3、农户经济组织除交易费用外的优势 | 第32-36页 |
三、农户经济组织的劣势与农业产业化 | 第36-43页 |
1、农户经济组织的劣势 | 第36-38页 |
2、农业产业化 | 第38-40页 |
3、农户合作社 | 第40-43页 |
第二章 农户经济组织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43-64页 |
一、农户经济组织演变的一般趋势 | 第43-53页 |
1、农户经济组织专业化 | 第43-47页 |
2、农户经济组织规模化与科学化 | 第47-50页 |
3、农户经济组织市场化与企业化 | 第50-53页 |
二、影响农户经济组织演变的几个宏观因素 | 第53-64页 |
1、农业人口 | 第53-56页 |
2、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 第56-58页 |
3、农民负担 | 第58-61页 |
4、市场发育程度 | 第61-64页 |
第三章 农地产权与农户经济组织 | 第64-83页 |
一、农地产权的规范分析 | 第64-73页 |
1、产权的功能与原则 | 第64-67页 |
2、农地的特性与功能 | 第67-71页 |
3、农地产权的基本原则 | 第71-73页 |
二、世界农地产权演进与发展趋势实证分析 | 第73-83页 |
1、产权逐步明晰,产权结构日趋完整 | 第73-76页 |
2、适时推动农地产权流动,由平均地权向适度规模经营推进 | 第76-79页 |
3、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与国家管理权 | 第79-83页 |
第四章 中国农户经济组织创新 | 第83-112页 |
一、中国农户经济组织的现状 | 第83-94页 |
1、规模小 | 第83-84页 |
2、兼业经营、专业化水平低 | 第84-91页 |
3、半自给自足 | 第91-94页 |
二、中国农户经济组织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94-112页 |
1、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 | 第94-97页 |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第97-99页 |
3、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 第99-101页 |
4、进一步改革农地产权制度 | 第101-105页 |
5、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第105-108页 |
6、完善农村与农业市场体系 | 第108-110页 |
7、提高农户自身素质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后记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