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6页 |
·产业中技术创新 | 第10-13页 |
·装备制造业分类及机床在装备制造业的地位 | 第13-14页 |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特征 | 第17-20页 |
·数控机床的定义 | 第17-18页 |
·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特征 | 第18-19页 |
·数控机床的应用使制造业发生了变革 | 第19-20页 |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产业技术转变模式 | 第20-21页 |
·技术创新的三代论 | 第21-22页 |
·技术创新的五代论 | 第22-26页 |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26-28页 |
第3章 国外数控机床产业的创新路径分析 | 第28-37页 |
·世界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历程 | 第28-30页 |
·数控技术创新历程 | 第28-29页 |
·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情况 | 第29-30页 |
·美、日、德数控机床产业的创新路径 | 第30-37页 |
·美国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 | 第31-33页 |
·日本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 | 第33-35页 |
·德国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 | 第35-36页 |
·美日德数控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比较 | 第36-37页 |
第4章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我国机床产业的情况分析 | 第37-40页 |
·国内三类不同形式企业形成数控机床产业资源互补 | 第37页 |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但问题较多 | 第37-38页 |
·新产品开发有了很大突破,高科技含量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 第38页 |
·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存在大量潜在消费市场 | 第38页 |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我国机床行业依然稳中发展 | 第38页 |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管理 | 第38-39页 |
·国内企业高成本并购国外企业 | 第39页 |
·国内行业整合 | 第39-40页 |
·机床产业重点用户分析 | 第40-41页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第40页 |
·传统机械制造业 | 第40页 |
·航空航天、军工等工业 | 第40-41页 |
·电子信息产业 | 第41页 |
·沈阳数控机床技术创新的案例分析 | 第41-47页 |
·产品定位 | 第42-43页 |
·技术路线 | 第43-45页 |
·创新主体 | 第45-46页 |
·产业组织 | 第46-47页 |
第5章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47-58页 |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47-54页 |
·我国整体数控机床产业需要合适的产品定位 | 第47-48页 |
·技术路线的选择:集成创新 | 第48-50页 |
·构建"‘官’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系统 | 第50-52页 |
·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 第52-53页 |
·嵌入科技全球化、实行全球研究策略 | 第53-54页 |
·政策含义 | 第54-56页 |
·鼓励企业间技术创新研发合作 | 第55页 |
·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好为企业服务 | 第55-56页 |
·完善中介服务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中 | 第56页 |
·根据各地区产业特点建立产业集群,促进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 | 第56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56-57页 |
·本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