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5页 |
1 绪论 | 第15-2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隧道照明的特点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入口段亮度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国内入口段亮度的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比较 | 第24-40页 |
·K 值计算法 | 第24-29页 |
·查表法 | 第24-26页 |
·黑度法 | 第26页 |
·数码相机照相法 | 第26-27页 |
·亮度计算法 | 第27-29页 |
·SRN 主观评价法 | 第29-34页 |
·等效光幕亮度确定 | 第29-32页 |
·入口段亮度计算模型 | 第32-34页 |
·察觉对比度法 | 第34-37页 |
·察觉对比度 | 第34-36页 |
·入口段亮度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对比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入口段亮度计算参数 | 第40-52页 |
·大气透射率及大气亮度 | 第40-42页 |
·汽车挡风玻璃亮度及透射率 | 第42-45页 |
·路面反射系数 | 第45-48页 |
·系数qc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最小察觉对比度测量 | 第52-80页 |
·数码相机的标定 | 第52-57页 |
·色度学基本原理 | 第53-55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5-57页 |
·人眼的视觉特性 | 第57-61页 |
·视觉过程 | 第58-59页 |
·视觉偏移规律——浦尔金耶效应 | 第59-61页 |
·最小察觉对比度实验 | 第61-79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7页 |
·实验步骤 | 第67-68页 |
·实验数据的测量 | 第68-70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入口段亮度计算应用研究 | 第80-95页 |
·入口段亮度实测计算 | 第80-92页 |
·测量位置的确定 | 第80-82页 |
·相机选择 | 第82-84页 |
·实测隧道段照明计算示例 | 第84-89页 |
·入口段长度确定 | 第89-92页 |
·隧道其他分段的照明计算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 第103-122页 |
汽车挡风玻璃透射率测量 | 第103-105页 |
察觉对比度实验数据 | 第105-120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