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意义 | 第10-13页 |
| ·GIS 内部主要缺陷分析 | 第10-12页 |
|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和模式识别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研究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 ·放电模式 | 第16页 |
| ·局部放电模式特征参数提取 | 第16-19页 |
| ·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分类决策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2 GIS 局部放电仿真分析 | 第21-37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GIS 内外部电磁波特性分析 | 第21-25页 |
| ·有限时域差分法求解 | 第22-24页 |
| ·模型结构构建 | 第24页 |
| ·PD 激励源设置 | 第24页 |
| ·网格剖分和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FDTD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5-36页 |
| ·距离对UHF 信号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相对角度对UHF 信号的影响 | 第26-30页 |
| ·脉冲宽度对UHF 信号的影响 | 第30-32页 |
| ·脉冲幅值对UHF 信号的影响 | 第32-33页 |
| ·GIS 内外电磁场分布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GIS 局部放电UHF 在线监测系统 | 第37-57页 |
|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 ·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38-40页 |
| ·天线传感器及信号调理单元 | 第39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9页 |
| ·工频信号触发器 | 第39-40页 |
| ·抗干扰措施 | 第40页 |
| ·软件系统 | 第40-48页 |
| ·软件许可证管理 | 第41页 |
| ·系统参数设置 | 第41页 |
| ·监测功能 | 第41-42页 |
| ·数据分析和故障预警功能 | 第42-43页 |
| ·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 | 第43-48页 |
| ·现场应用 | 第48-52页 |
| ·定位子系统 | 第52-56页 |
| ·局部放放检测定位方法 | 第52-53页 |
| ·定位算法 | 第53-54页 |
| ·定位系统 | 第54页 |
| ·定位系统测试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4 GIS 超高频局部放电试验研究 | 第57-66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缺陷模型及试验设备 | 第57-61页 |
| ·缺陷模型 | 第57-59页 |
| ·试验设备 | 第59-61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61-63页 |
| ·构造GIS 局部放电三维分布谱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放电模式识别 | 第66-75页 |
| ·基于核主分量分析的放电模式特征提取 | 第66-71页 |
| ·主分量分析 | 第66-68页 |
| ·核方法 | 第68-69页 |
| ·内积核 | 第69-70页 |
| ·核主分量分析 | 第70-71页 |
| ·最小距离分类器 | 第71-73页 |
| ·距离度量算法 | 第72-73页 |
| ·最小距离分类器 | 第73页 |
| ·试验与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3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