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 | 第11页 |
| ·科技部“制造业科技工程”启动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15-24页 |
| ·制造业发展概述 | 第15-18页 |
| ·制造业发展历程 | 第15页 |
| ·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特点 | 第15-18页 |
| ·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水平及创新要素分析 | 第18-20页 |
| ·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水平 | 第18-19页 |
|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分析 | 第19-20页 |
|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 ·技术创新模式未真正改变 | 第20-21页 |
| ·R&D投入不足 | 第21-22页 |
| ·制造业企业自身因素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24-31页 |
| ·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 | 第24-28页 |
| ·政府部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24-26页 |
| ·产业环境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产权制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对国外技术依赖度的影响 | 第28页 |
| ·影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 | 第28-31页 |
| ·企业规模 | 第28-29页 |
| ·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 第29页 |
| ·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文化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 ·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类型 | 第31-32页 |
| ·技术创新模式的概念 | 第31页 |
| ·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 | 第31-32页 |
| ·美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共性与区别 | 第32-35页 |
| ·美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共同特征 | 第33页 |
| ·美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区别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构建 | 第35-44页 |
| ·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构建的原则 | 第35-37页 |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5页 |
| ·成功率最大原则 | 第35页 |
| ·持续改进原则 | 第35-36页 |
| ·系统性原则 | 第36页 |
|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 第36-37页 |
|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 | 第37-38页 |
|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构成 | 第38-44页 |
|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要素 | 第38-39页 |
| ·以技术创新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 第39-44页 |
| 第六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 | 第44-50页 |
| ·不同规模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 第44-47页 |
| ·大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 第44-45页 |
|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 第45-46页 |
|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例证分析 | 第46-47页 |
| ·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 ·建立国家制造业企业重大技术创新系统 | 第47-48页 |
| ·加快制造业企业研发基地建设 | 第48页 |
| ·保持合理的投资强度 | 第48-49页 |
| ·营造良好的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 | 第49-5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