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经济伦理的内涵 | 第12-14页 |
·经济伦理的定义 | 第13页 |
·经济与伦理的辩证统一 | 第13-14页 |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的意义 | 第14-17页 |
·经济伦理建设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经济伦理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5-16页 |
·经济伦理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中、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 | 第17-18页 |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当代经济伦理缺失表现及原因探析 | 第19-32页 |
·我国当代经济伦理的缺失表现 | 第19-26页 |
·金钱至上思想泛滥 | 第19-20页 |
·经济信用严重失常 | 第20-21页 |
·职业道德大量丧失 | 第21-22页 |
·商业欺诈不绝于耳 | 第22-23页 |
·假冒伪劣几成公害 | 第23-24页 |
·分配不公差距悬殊 | 第24页 |
·畸形消费恶性膨胀 | 第24-25页 |
·财富面前道德困窘 | 第25-26页 |
·我国经济伦理缺失原因探析 | 第26-32页 |
·利益驱动 | 第26页 |
·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效应和新旧体制的双轨运行 | 第26-27页 |
·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的滞后 | 第27-28页 |
·传统道德的瓦解和社会调控体系的失效 | 第28页 |
·道德规范的缺位和市场道德秩序的混乱 | 第28-29页 |
·“一手硬,一手软” | 第29-30页 |
·他律的淡化和自律重建的断裂 | 第30页 |
·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道德价值观 | 第30-32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的内容及路径 | 第32-60页 |
·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体系 | 第32-34页 |
·经济伦理建设体系的指导思想 | 第32页 |
·经济伦理建设体系的要求 | 第32-33页 |
·经济伦理建设体系的依据 | 第33页 |
·核心与原则在经济伦理建设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的核心 | 第34-38页 |
·经济伦理建设的核心及其地位 | 第34页 |
·确立经济伦理建设核心的依据 | 第34-36页 |
·贯彻经济伦理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36-38页 |
·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的原则 | 第38-44页 |
·经济伦理建设的原则依据 | 第38-41页 |
·和谐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伦理意蕴 | 第41-42页 |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 第42-44页 |
·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的规范 | 第44-49页 |
·竭诚服务 | 第44-45页 |
·爱岗敬业 | 第45-46页 |
·拼搏创新 | 第46页 |
·勤奋学习 | 第46-47页 |
·诚实守信 | 第47页 |
·以人为本 | 第47-48页 |
·和谐发展 | 第48-49页 |
·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范畴 | 第49-54页 |
·义务 | 第50页 |
·良心 | 第50-51页 |
·公正 | 第51-52页 |
·互利 | 第52页 |
·信誉 | 第52-53页 |
·竞争 | 第53-54页 |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伦理建设路径 | 第54-60页 |
·制度安排与制度保障 | 第54-55页 |
·确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的道德支撑点 | 第55-56页 |
·法律保障 | 第56-58页 |
·舆论建设 | 第58-59页 |
·建立社会经济伦理奖罚措施 | 第59页 |
·科技的生态应用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4页 |
承担及参与的课题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