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政府效应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述评 | 第13-28页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3-18页 |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15-18页 |
·政府行为理论 | 第18-23页 |
·政府行为的理论界定 | 第18-20页 |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市场失灵 | 第20-22页 |
·政府行为的局限:政府失灵 | 第22-23页 |
·政府行为的区域经济学界定 | 第23-28页 |
·市场自发协调论 | 第23-25页 |
·政府协调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 第28-35页 |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 | 第28-32页 |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演变 | 第28页 |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 | 第28-30页 |
·区域间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 | 第30-32页 |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 | 第32-35页 |
·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投资倾斜 | 第32-33页 |
·东部沿海地区享受了较多的政策优惠 | 第33页 |
·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基础结构存在的差异 | 第33页 |
·劳动力素质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 第33-35页 |
第4章 政府效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第35-51页 |
·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 | 第35-40页 |
·政府垄断式配置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35-37页 |
·政府竞争式配置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37-39页 |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第40-51页 |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际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41-44页 |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 | 第44-46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 | 第46-51页 |
第5章 政府效应在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证研究 | 第51-70页 |
·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基本分析 | 第51-61页 |
·武汉区域地理特点 | 第51-52页 |
·武汉城市圈的提出和意义 | 第52-54页 |
·武汉城市圈的地位评估 | 第54-58页 |
·武汉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 | 第58-61页 |
·政府行为在圈域内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 第61-64页 |
·行政区域的感觉强于经济区域 | 第61-62页 |
·缺乏完善的区域规划机制 | 第62-63页 |
·金融供给机制不顺畅 | 第63-64页 |
·城市圈发展负外部性加重 | 第64页 |
·武汉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对策 | 第64-70页 |
·建立区域内行政合作机制 | 第64-66页 |
·加强城市规划及其稳定性 | 第66-67页 |
·建立政府引导的金融财政支撑制度 | 第67-68页 |
·抓住建设“两型社会”的历史机遇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