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研究 | 第10-26页 |
第一节 对象范围研究 | 第11-15页 |
一、刑事判决、裁定之分析 | 第11-12页 |
二、为依法执行行政决定所作的裁定之分析 | 第12-14页 |
三、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之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客观要件研究 | 第15-21页 |
一、“有执行能力”的判断 | 第16-17页 |
二、“拒不执行”的理解 | 第17-19页 |
三、“情节 严重”的把握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主体要件研究 | 第21-26页 |
一、案外人的主体身份探讨 | 第22-23页 |
二、不履行司法职务义务的司法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探讨 | 第23-24页 |
三、单位的主体身份探讨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形态研究 | 第26-36页 |
第一节 共犯形态研究 | 第26-31页 |
一、被执行人与协助执行义务人的共同犯罪 | 第27-28页 |
二、被执行人与案外人的共同犯罪 | 第28-30页 |
三、被执行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罪数形态研究 | 第31-36页 |
一、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竞合 | 第31-32页 |
二、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转化 | 第32-33页 |
三、本罪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竞合 | 第33-35页 |
四、本罪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的牵连与竞合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追诉问题研究 | 第36-47页 |
第一节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追诉障碍研究 | 第36-40页 |
一、审判主体的尴尬 | 第36-38页 |
二、现有追诉程序的不当性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诉程序的改进途径 | 第40-47页 |
一、本罪追诉程序近期改进途径探讨 | 第40-43页 |
二、本罪追诉程序远期改进途径探讨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