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环境问题初探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1页 |
第二节 世界环境问题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 | 第13-16页 |
一、环境问题简介 | 第13-15页 |
二、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运用刑法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 第16-19页 |
一、刑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 第17页 |
二、刑法是其他环境保护法律的有力支撑 | 第17-18页 |
三、刑法是促进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真正完善的有效手段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刑法立法现状剖析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回顾 | 第19-20页 |
一、沿用民、刑法阶段 | 第19页 |
二、以环境行政法为主,环境刑法为辅阶段 | 第19-20页 |
三、新刑法独立地位的确立阶段 | 第20页 |
第二节 环境刑法的立法进步 | 第20-21页 |
一、将环境犯罪以专节形式单列 | 第20-21页 |
二、犯罪主体增加了单位并规定了双罚制 | 第21页 |
三、增强了刑罚的灵活性和惩罚力度 | 第21页 |
第三节 环境刑法的立法不足 | 第21-26页 |
一、立法体例独立性欠缺,行政从属性明显 | 第22-23页 |
二、惩罚力度不够,预防功效不足 | 第23-25页 |
三、罪名涵盖不全面,保护范围过窄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探究 | 第26-31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侵害客体的重新界定 | 第26-28页 |
一、客体界定学说简介 | 第26-27页 |
二、“生存权”说的提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立法原则 | 第28-31页 |
一、预防性原则 | 第29-30页 |
二、有效性原则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环境刑法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 | 第31-40页 |
第一节 立法体例的独立 | 第31-33页 |
一、立法体例简介 | 第31-32页 |
二、我国立法体例的适用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危险犯的增设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刑罚设置的完善 | 第35-38页 |
一、调整和修改相关罪名 | 第35-36页 |
二、调整相关刑罚措施 | 第36-38页 |
第四节 严格责任的确定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