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全面协调发展观作为现代化指导思想的依据 | 第10-16页 |
一、为什么把发展观作为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 第10-12页 |
二、国内江泽民现代化指导思想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启发 | 第12-13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3-16页 |
1、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来看 | 第13-14页 |
2、从世界现代化的历程来看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江泽民现代化指导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6-23页 |
一、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观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6-17页 |
二、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7-20页 |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8-19页 |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9-20页 |
三、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 第20-23页 |
1、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观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 | 第20-21页 |
2、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实践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江泽民现代化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43页 |
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第23-32页 |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第23-25页 |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第25-27页 |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27-30页 |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 第30-32页 |
二、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 | 第32-35页 |
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32-33页 |
2、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 第33-35页 |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 第35-37页 |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第35页 |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 第35-37页 |
四、协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37-43页 |
1、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 | 第37-38页 |
2、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38-40页 |
3、协调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 | 第40-41页 |
4、协调其他各方面的关系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江泽民现代化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3-45页 |
一、全面协调发展观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 第43页 |
二、全面协调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43-44页 |
三、全面协调发展观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