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4页 |
1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11-14页 |
2 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第14-16页 |
3 纳米TiO_2 | 第16-26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形貌 | 第16-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水热法—溶剂热法 | 第17-19页 |
·微乳液法(反相交束法) | 第19-20页 |
·纳米TiO_2 的性质 | 第20-22页 |
·TiO_2 的晶体结构性质 | 第20-21页 |
·光激发电子—空穴性质 | 第21页 |
·热动力学性质 | 第21-22页 |
·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 | 第22-26页 |
·光催化剂 | 第22-25页 |
·催化制氢 | 第25-26页 |
·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26页 |
4 纳米CuI | 第26-33页 |
·制备方法及形貌 | 第27-28页 |
·碘化亚铜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论文思路和内容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36页 |
1 试剂 | 第34-35页 |
2 仪器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催化 | 第36-53页 |
1 溶胶—凝胶法与水热法相结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 第36-39页 |
·实验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XRD 分析 | 第36-38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8-39页 |
2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 | 第39-43页 |
·实验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XRD 分析 | 第40-42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2-43页 |
3 溶剂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 第43-46页 |
·实验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XRD 分析 | 第43-44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4-46页 |
4 光催化降解维生素B_(12) | 第46-48页 |
·实验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拉曼(Raman)光谱测试 | 第47-48页 |
5 复合粒子Fe_3O_4@ SiO_2@ TiO_2 的制备 | 第48-52页 |
·实验 | 第48页 |
·溶剂热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 | 第48页 |
·合成Fe_3O_4@ SiO_2 | 第48页 |
·制备Fe_3O_4@ SiO_2@ TiO_2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XRD 分析 | 第48-49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9-51页 |
·FT-IR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碘化亚铜的制备与催化性质 | 第53-64页 |
1 八面体型纳米碘化亚铜制备 | 第53-54页 |
·实验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XRD 分析 | 第53-54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4页 |
2 甲醇中制备棒状碘化亚铜 | 第54-56页 |
·实验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XRD 分析 | 第55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5-56页 |
3 乙醇中制备棒状碘化亚铜 | 第56-58页 |
·实验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XRD 分析 | 第56-57页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57-58页 |
4 催化性质—有机合成 | 第58-61页 |
·实验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催化效果 | 第58-59页 |
·产物MS | 第59-60页 |
·产物的~1H NMR 和~(13)C NMR | 第60-61页 |
5 复合粒子Fe_3O_4@ SiO_2@ CuI 的合成 | 第61-63页 |
·实验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XRD 分析 | 第61-62页 |
·FT-IR 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