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李翱人性论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1-23页 |
·唐代儒学的处境与反佛、道兴儒运动 | 第11-18页 |
·先秦以来儒学人性论的回顾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3页 |
第二章 李翱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37页 |
·“性无不善”的善恶论 | 第23-26页 |
·“性善情恶”的性情说 | 第26-31页 |
·“灭情复性”的复性论 | 第31-37页 |
第三章 李翱人性论思想的理论特质 | 第37-53页 |
·李翱人性论思想的儒学本质 | 第37-44页 |
·“援佛、道入儒以反佛、道”的理论取向 | 第44-53页 |
第四章 李翱人性论思想的地位与局限性 | 第53-65页 |
·李翱人性论思想对宋代理学的影响 | 第53-58页 |
·李翱人性论思想的局限性 | 第58-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