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 ·燃料电池的基本介绍 | 第8-13页 |
| ·燃料电池的发展及种类 | 第9-10页 |
| ·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 | 第10-11页 |
| ·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11-13页 |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特点 | 第13页 |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组件和材料 | 第13-16页 |
| ·阴极材料 | 第14页 |
| ·阳极材料 | 第14-15页 |
| ·电解质材料 | 第15-16页 |
| ·SOFC 阴极反应机理和阴极材料分类 | 第16-19页 |
| ·阴极氧还原过程 | 第19-20页 |
| ·ABO_3钙钛矿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 第20-22页 |
|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非化学计量性和缺陷结构 | 第22页 |
| ·影响ABO_3 钙钛矿离子导电的结构因素 | 第22-24页 |
| ·本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测试手段 | 第25-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甘氨酸-硝酸盐法简介 | 第25-27页 |
| ·测试手段和表征方法 | 第27-34页 |
| ·高温电导率测试 | 第27-28页 |
| ·热膨胀性质 | 第28-30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0-31页 |
| ·单电池测试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中温SOFC 阴极材料BA_XSR_(1-X)CO_(0.8)FE_(0.2)O_(3-Δ)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4-49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样品制备 | 第35-38页 |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SDC | 第35-36页 |
| ·Ba_xSr_(1-x)Co_(0.8)Fe_(0.2)O_(3-δ)初始粉体的制备 | 第36页 |
| ·燃烧过程 | 第36-38页 |
| ·钡掺杂浓度对晶体结构的影晌 | 第38-40页 |
| ·热膨胀测试 | 第40-42页 |
| ·样品电导率的测试 | 第42-45页 |
| ·阻抗谱测试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中温SOFC 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1-Y)FE_YO_(3-Δ)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58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样品制备 | 第50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 ·测试结果及讨论 | 第51-57页 |
| ·高温电导率 | 第51-54页 |
| ·热膨胀测试 | 第54-56页 |
| ·阻抗谱测试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基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8-69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样品制备 | 第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1页 |
| ·测试结果及讨论 | 第61-67页 |
| ·SDC 掺杂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61-64页 |
|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64-65页 |
| ·单电池输出功率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摘要 | 第77-80页 |
| ABSTRACT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