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交易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第9-12页
     ·研究对象第9-11页
     ·所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1-12页
 第二节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实际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途径、方法第13页
 第四节 利率互换的基本概念第13-20页
     ·概念第13-14页
     ·利率互换的结构第14-15页
     ·利率互换的功能第15-18页
     ·对利率互换的评价第18-20页
 第五节 论文结构第20-21页
第二章 利率互换理论综述第21-34页
 第一节 利率互换的原理解释第21-22页
 第二节 利率互换的定价理论第22-28页
     ·无风险定价理论第22-25页
     ·单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第25-26页
     ·双向违约风险定价理论第26-28页
 第三节 互换价差(swap spread)理论第28-30页
 第四节 国内学术界对定价理论的贡献第30-31页
 第五节 利率互换定价的另解:远期加权平均利率第31-34页
     ·债券多空组合法第31-32页
     ·远期协议法第32-34页
第三章 中国国内利率互换的实证分析第34-59页
 第一节 国内利率互换交易基本情况第34-37页
 第二节 国内利率互换的主要基准第37-41页
     ·R007—IRS交易情况第37-39页
     ·3M SHIBOR—IRS交易情况第39-40页
     ·1Y DEPOSIT—IRS交易情况第40-41页
 第三节 银行间市场上商业银行开展利率互换的主要用途第41-43页
     ·匹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第41-42页
     ·调整投资组合久期第42-43页
     ·对3MShibor浮息债进行保值第43页
 第四节 利率互换利差的实证分析第43-48页
     ·R007—IRS与金融债的利差第44-46页
     ·3M SHIBOR—IRS与金融债的利差第46-48页
     ·R007—IRS与3MSHIBOR—IRS的利差第48页
 第五节 国内互换利率曲线的实证分析第48-54页
     ·互换利率曲线的期限结构第48-52页
     ·双曲线(互换利率曲线与金融债收益率曲线)变动对互换利差变化的解释第52-54页
 第六节 R007与3M SHIBOR定价合理性的实证分析第54-59页
     ·R007合理性分析第54-55页
     ·3M SHIBOR合理性的实证分析第55-59页
第四章 对中国国内利率互换定价原理的探讨第59-67页
 第一节 国内利率互换定价隐含对双边信用风险的调整第59-62页
     ·双边信用风险调整方法的定价原理第59页
     ·双边信用调整模型对国内利率互换价格的解释第59-62页
 第二节 利率互换定价反映了参考融资方式的到期收益率第62-67页
     ·公式的推导第62-64页
     ·R007—IRS报价是质押式回购各期限的到期收益率第64-65页
     ·3MShibor—IRS报价是Shibor各期限到期收益率第65-66页
     ·互换利率曲线是利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66-67页
第五章 中国国内利率互换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67-78页
 第一节 从双边信用调整法看: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67-68页
     ·国内主要信用评级债券规模还过小第67页
     ·国内信用评级体系还处于培育阶段第67-68页
     ·建议第68页
 第二节 从融资利率曲线看:中长期融资交易有待进一步活跃第68-71页
     ·中长期融资交易现状第68-70页
     ·活跃中长期融资交易的建议第70-71页
 第三节 从基准利率生成机制看:对报价行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第71-73页
     ·Shibor基准利率:报价行成员类型单一,权利义务非对称第71-72页
     ·建议第72-73页
 第四节 投资者的信用风控机制有待强化第73-75页
     ·建立风控机制的必要性第73-74页
     ·参与主体目前面临的难点第74-75页
     ·建议第75页
 第五节 利率互换会计政策有待细化第75-78页
     ·新会计准则将利率互换交易纳入表内核算第75-76页
     ·利率互换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够第76页
     ·建议:进一步细化利率互换交易的会计计量规则第76-7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8-81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78-79页
     ·主要工作第78页
     ·创新点第78-79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后记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世纪公平价格研究
下一篇:关联企业的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