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接触式驾驶人疲劳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认知疲劳 | 第7-10页 |
·疲劳的概念 | 第7-8页 |
·疲劳的外在表现 | 第8页 |
·驾驶人的疲劳及其主要原因 | 第8-9页 |
·疲劳测定的基本要求 | 第9页 |
·疲劳驾驶 | 第9-10页 |
·疲劳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基于眼部状态的疲劳检测方法 | 第10-11页 |
·基于非眼部状态的疲劳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2 系统设计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系统设计 | 第15-17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15-16页 |
·硬件环境 | 第16页 |
·软件环境 | 第16-17页 |
3 人眼状态的判断 | 第17-35页 |
·图像特征提取的分析 | 第17页 |
·人眼状态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人眼状态方法的提出 | 第18-1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19-24页 |
·本文的预处理方案 | 第19-20页 |
·灰度化 | 第20页 |
·高斯去噪 | 第20页 |
·边缘检测 | 第20-21页 |
·迭代极小误差平方和二值化 | 第21-23页 |
·行列扫描线轮廓检测 | 第23-24页 |
·人眼状态的特征提取 | 第24-29页 |
·小波描述子特征 | 第24-25页 |
·伪Zernike矩特征 | 第25-27页 |
·Procrustes形状特征 | 第27-29页 |
·人眼状态的判断 | 第29-33页 |
·人眼内部形状空间域特征 | 第29页 |
·格贴近度 | 第29-31页 |
·欧氏距离特征的计算 | 第31-32页 |
·特征的均值 | 第32页 |
·多特征融合人眼状态判断 | 第32-33页 |
·试验结论与分析 | 第33-35页 |
4 疲劳的检测 | 第35-43页 |
·疲劳实验素材的获取 | 第35页 |
·疲劳等级划分 | 第35-36页 |
·疲劳参数 | 第36-38页 |
·PERCLOS | 第36-37页 |
·平均眨眼频率(AECF) | 第37页 |
·持续闭眼时间(TClose) | 第37页 |
·持续睁眼时间(TOpen) | 第37-38页 |
·平均睁闭眼的占空比(DutyCycle) | 第38页 |
·闭眼时间的方差均值(AECCov) | 第38页 |
·疲劳的判定 | 第38-39页 |
·疲劳实验实例 | 第39-40页 |
·疲劳报警 | 第40-43页 |
·语音报警 | 第40-42页 |
·视觉报警 | 第42-43页 |
5 系统的实验分析与性能提升 | 第43-51页 |
·系统功能介绍 | 第43-47页 |
·图像处理模块 | 第44-45页 |
·视频处理模块 | 第45-47页 |
·系统实验分析与存在的不足 | 第47-48页 |
·多线程与系统性能的提升 | 第48-51页 |
·进程与线程 | 第48-49页 |
·MFC多线程和线程同步 | 第49页 |
·多线程与系统的性能提升 | 第49-5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工作总结 | 第51页 |
·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