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引言 | 第8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 | 第8-13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8-9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第11-12页 |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型钢混凝土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型钢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 第15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15-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2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8-31页 |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概述 | 第18页 |
·反应谱方法 | 第18-22页 |
·设计反应谱曲线 | 第18-20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0-21页 |
·反应谱方法的优缺点 | 第21-22页 |
·结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22-27页 |
·Pushover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Pushover分析法研究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Pushover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第27页 |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单元模型 | 第27-31页 |
·结构的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杆件的计算模型 | 第28-31页 |
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能力谱方法 | 第31-41页 |
·概述 | 第31页 |
·能力谱法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ATC-40能力谱方法 | 第33-39页 |
·ATC-40能力谱方法的主要思想及实施过程 | 第33-34页 |
·多自由度体系(MDOF)转换为等效单自由度休系(SDOF) | 第34-36页 |
·能力谱曲线的转化 | 第36-37页 |
·地震需求谱曲线的建立 | 第37-38页 |
·性能点的确定 | 第38-39页 |
·能力谱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4 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第41-57页 |
·概述 | 第41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程序—ETABS软件的实施步骤 | 第41-45页 |
·建立模型及内力分析 | 第42-43页 |
·塑性铰的定义 | 第43页 |
·侧向加载模式及分析工况 | 第43-44页 |
·程序中反应谱与中国规范反应谱参数转换 | 第44页 |
·结果分析和性能评价 | 第44-45页 |
·工程概况 | 第45-46页 |
·初步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46-47页 |
·Pushover分析 | 第47-49页 |
·采用型钢混凝土进行加强的设计方案分析 | 第49-54页 |
·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50页 |
·ETABS软件中对型钢混凝土的处理 | 第50-51页 |
·加强后方案的反应谱分析 | 第51-52页 |
·加强后方案的Pushover分析 | 第52-54页 |
·两方案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54-57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比较 | 第54-55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比较 | 第55-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