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7-8页 |
·课题内容 | 第8-9页 |
·论文的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非线性的描述方法 | 第11-17页 |
·非线性产生的原理 | 第11-12页 |
·传统表征非线性的方法 | 第12-17页 |
·单频音输入 | 第12-13页 |
·双频音输入 | 第13-15页 |
·多频音输入 | 第15-17页 |
第三章 非线性微波毫米波电路的分析方法 | 第17-23页 |
·小信号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幂级数分析法 | 第17页 |
·伏特拉级数法 | 第17-18页 |
·大信号非线性问题的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状态变量法 | 第18页 |
·谐波平衡法 | 第18-21页 |
·黑箱建模—-人工神经网络 | 第21-23页 |
第四章 非线性散射函数理论 | 第23-45页 |
·非线性散射函数的线性化 | 第23-28页 |
·非线性散射函数矩阵的定义 | 第28-34页 |
·非线性散射函数的特性 | 第34-35页 |
·非线性散射函数矩阵与非线性阻抗函数矩阵和非线性导纳函数矩阵的关系 | 第35-37页 |
·非线性导纳函数矩阵与非线性散射函数矩阵的关系 | 第36-37页 |
·多谐波的线性两端口网络的归一化阻抗矩阵、归一化导纳矩阵和散射矩阵的表示式 | 第37页 |
·两端口非线性网络与两端口线性网络的级联 | 第37-41页 |
·两端口非线性网络与两端口线性网络的串联 | 第41页 |
·两端口非线性网络与两端口线性网络的并联 | 第41-42页 |
·两端口非线性网络端接负载 | 第42-45页 |
第五章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的研究 | 第45-55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5-48页 |
·神经元的模型 | 第46-47页 |
·神经网络的典型模型 | 第47-48页 |
·递归神经网络 | 第48-55页 |
·Elman网络 | 第49-50页 |
·Hopfield网络 | 第50-55页 |
第六章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散射函数模型的研究 | 第55-67页 |
·建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5页 |
·基于Elman网络的建模 | 第55-58页 |
·实验数据测试系统 | 第58-61页 |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