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论:潘岳文学文本的"真我"体现是其文学作品的灵魂和价值 | 第8-13页 |
第一章 "自我"的觉醒——青春感兴:"靡木不滋,无草不茂"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本我""自我""超我"的较量——现实认识:"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 第17-36页 |
·社会认识——"扰扰俗化讹" | 第17-24页 |
·自我认识——"巧诚有之,拙亦宜然" | 第24-36页 |
第三章 "超我"的实现——历史情思:"永惟此邦,云谁之识" | 第36-42页 |
第四章 "本我"的回归——生死悲叹:"逝日长兮生年浅,忧患众兮欢乐鲜" | 第42-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其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