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元代绍兴路诗人用韵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目的第11-13页
   ·地域诗人介绍、诗韵的材料、版本第13-14页
   ·韵字、韵段、韵例及判断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6-22页
     ·方法说明第16-20页
     ·方法举例第20-22页
2 近体诗用韵研究第22-29页
   ·阴声韵第22-24页
     ·果、假二摄—歌部、麻部第22页
     ·遇摄—鱼部、虞部第22-23页
     ·止摄—支部、微部第23页
     ·蟹摄—齐部、佳部、灰部第23-24页
     ·流摄—尤部第24页
     ·效摄—萧部、肴部、豪部第24页
   ·阳声韵第24-27页
     ·深、咸二摄—侵部、覃部、盐部、咸部第24-25页
     ·臻、山二摄—真部、文部、寒部、删部、先部、元部第25-26页
     ·梗、曾二摄—庚部、青部、蒸部第26页
     ·宕、江二摄—阳部、江部第26-27页
     ·通摄—东部、冬部第27页
   ·仄声韵第27-29页
3 古体诗用韵研究第29-46页
   ·阴声韵第29-34页
     ·果摄—歌戈部第29页
     ·假摄—家麻部第29-31页
     ·遇摄—鱼模部第31-32页
     ·蟹摄、止摄—皆来部、支微部第32-33页
     ·流摄—尤侯部第33-34页
     ·效摄—萧豪部第34页
   ·阳声韵第34-41页
     ·深摄—侵寻部第35页
     ·咸摄—监廉部第35页
     ·臻摄、山摄—真文部、寒先部第35-38页
     ·梗摄、曾摄—庚青部第38-40页
     ·宕、江二摄—阳唐部第40-41页
     ·通摄-东钟部第41页
   ·入声韵第41-46页
     ·通摄入声—屋烛部第41-42页
     ·江摄、宕摄入声—铎觉部第42页
     ·曾、梗、臻、深摄入声—德质部第42-44页
     ·山摄、咸摄入声—月帖部第44-45页
     ·入声小结第45-46页
4 方音特点及特殊用韵第46-57页
   ·阴声各部的通押第46-51页
     ·歌戈与家麻第46-47页
     ·歌戈与鱼模第47-48页
     ·萧豪与尤侯第48页
     ·萧豪与鱼模第48页
     ·皆来与支微第48-50页
     ·皆来与家麻第50页
     ·支微与鱼模第50-51页
     ·鱼模与皆来第51页
   ·阳声各部的通押第51-54页
     ·庚青、真文、侵寻第51-52页
     ·监廉与寒先第52页
     ·庚青与阳唐第52-53页
     ·东钟与阳唐第53页
     ·东钟与庚青第53-54页
   ·入声各部的通押第54-55页
     ·德质与屋烛第54页
     ·屋烛与铎觉第54-55页
     ·德质与铎觉、月帖第55页
   ·阴入相押第55-57页
5 通语音变现象第57-61页
   ·麻韵三等问题第57-58页
   ·泰韵合口的讨论第58页
   ·尤侯部部分唇音字问题第58-59页
   ·元韵的分化第59-61页
6用韵中的声调问题第61-67页
   ·平仄相押第61-62页
   ·全浊上变去第62-67页
7 结语第67-68页
注释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1:元代绍兴路诗人近体诗韵谱第73-84页
附录2:元代绍兴路诗人古体诗韵谱第84-112页
感谢第112-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经》对文研究
下一篇:多维文化视野下的“土改”叙事--从解放区到新时期“土改书写”的叙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