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议分析的P2P流量检测技术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P2P 概述 | 第14-18页 |
·P2P 定义 | 第14页 |
·第一代集中式P2P | 第14-15页 |
·第二代分布式P2P | 第15-16页 |
·第三代混合式P2P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深度包检测技术 | 第18-27页 |
·概述 | 第18页 |
·签名 | 第18-19页 |
·常见 P2P 协议的签名 | 第19-22页 |
·KaZaA | 第19-20页 |
·Gnutella2 | 第20-21页 |
·BitTorrent | 第21-22页 |
·PPLive | 第22页 |
·签名特征库 | 第22-23页 |
·系统实现 | 第23-26页 |
·开发平台 | 第23页 |
·系统界面 | 第23页 |
·系统流程 | 第23-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Sniffer | 第27-31页 |
·Sniffer 简介 | 第27页 |
·Sniffer 网络分析仪 | 第27-28页 |
·抓包文件格式 | 第28-30页 |
·文件头 | 第28-29页 |
·数据帧头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 | 第31-42页 |
·概述 | 第31页 |
·相关定义 | 第31页 |
·Brute-Force 算法 | 第31-32页 |
·KMP 算法 | 第32-34页 |
·BM 算法 | 第34-36页 |
·QS 算法 | 第36-39页 |
·算法性能测试 | 第39-41页 |
·测试环境 | 第39页 |
·测试实验一 | 第39-40页 |
·测试实验二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签名特征串提取 | 第42-47页 |
·基本思想 | 第42页 |
·相关算法 | 第42-46页 |
·算法描述 | 第42-43页 |
·算法测试 | 第43页 |
·算法改进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47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