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11-12页 |
·LiH晶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简介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零温高压下LiH晶体状态方程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页 |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19-24页 |
·建立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离子多体关联-压缩模型 | 第20-22页 |
·轨道能量增量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晶体中离子势能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24-35页 |
·LiH晶体的平衡离子间距及其结合能曲线 | 第24-28页 |
·LiH晶体在NaCl和CsCl两种结构下的稳定性 | 第28-31页 |
·LiH晶体的零温高压状态方程 | 第31-32页 |
·LiH晶体的自由能及相变压力 | 第32-34页 |
·LiH晶体的β参数随压力的变化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疏松氢化锂材料冲击温度测量的研究 | 第37-56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冲击压缩实验装置 | 第38-40页 |
·飞片碰撞基板过程 | 第40-42页 |
·样品的冲击加载及界面处等熵卸载过程 | 第42-44页 |
·光辐射测量原理 | 第44-46页 |
·辐射温度的确定及误差分析 | 第46-49页 |
·样品靶的安装设计 | 第49-50页 |
·温度测量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疏松氢化锂材料冲击电阻率的初步探讨 | 第56-71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装置及加载过程分析 | 第56页 |
·样品靶的装置设计 | 第56-58页 |
·电路测量原理与设计 | 第58-59页 |
·样品电阻R_s及其电阻率ρ的计算公式 | 第59-62页 |
·实验信号分析 | 第62-68页 |
·氢化锂的电阻率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