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贡献 | 第18-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IPO抑价程度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IPO抑价理论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 | 第21-23页 |
·其他理论解释 | 第23-24页 |
·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解释变量角度 | 第24-25页 |
·多元回归角度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3. IPO 发行定价机制 | 第28-42页 |
·IPO估值理论及模型 | 第28-31页 |
·贴现模型 | 第29-30页 |
·可比公司模型 | 第30页 |
·EVA 估值模型 | 第30-31页 |
·期权估值模型 | 第31页 |
·IPO发行管制 | 第31-34页 |
·注册制 | 第32页 |
·审批制 | 第32-33页 |
·核准制 | 第33-34页 |
·IPO发行定价方式 | 第34-40页 |
·我国IPO 定价方式 | 第35-37页 |
·我国IPO 发行方式 | 第37-40页 |
·抑价构成分析 | 第40-42页 |
4. IPO折价发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发行定价方式与IPO 折价分析 | 第42-43页 |
·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IPO 折价分析 | 第43-49页 |
·政府部门行为分析 | 第43-44页 |
·上市公司行为分析 | 第44-45页 |
·承销商行为分析 | 第45-46页 |
·投资者行为分析 | 第46-47页 |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 第47-49页 |
5. IPO 高价发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5页 |
·二级市场交易特征 | 第49-51页 |
·投资结构不合理 | 第49-50页 |
·一、二级市场定价基础不同 | 第50页 |
·一、二级市场定价机制不同 | 第50-51页 |
·投资者主要以买卖差价为获利方式 | 第51页 |
·IPO高价发售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发行管制导致“壳资源” | 第51-52页 |
·中小投资者过度乐观影响股价 | 第52-53页 |
·承销商稳定股价行为影响股价 | 第53页 |
·“二元结构”影响股价 | 第53-54页 |
·做空机制的缺乏影响股价 | 第54-55页 |
6. 我国IPO 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5-64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55-58页 |
·折价发行的影响因素假设 | 第55-56页 |
·高价发售的影响因素假设 | 第56-58页 |
·数据来源、样本选择 | 第58页 |
·数据来源 | 第58页 |
·样本选择 | 第58页 |
·模型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模型设计 | 第58-60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60-61页 |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7. 总结与建议 | 第64-71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71页 |
·进一步改革IPO 发行市场 | 第65-67页 |
·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67-68页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 第68-69页 |
·规范券商行为 | 第69页 |
·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和教育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