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民国时代政治论文--阶级结构、社会结构论文

1940年代川西袍哥团体研究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0-15页
 三 研究思路、结构及创新之处第15页
 四 概念界定第15-17页
第一章 1940 年代川西袍哥团体概况第17-29页
 第一节 社会背景第17-21页
  一 军阀部队中袍哥力量强大第17-19页
  二 国民政府的内迁对袍哥的影响第19-21页
 第二节 1940 年代川西袍哥概况第21-29页
  一 袍哥团体的组织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第21-23页
  二 袍哥总公口的出现和袍哥团体行业化的趋势第23-26页
  三 袍哥思想的宣传第26-29页
第二章 典型袍哥团体第29-45页
 第一节 公益协进社——干预地方政治第29-33页
 第二节 唐安总社——军官、土匪、袍哥、政客、地主的多重组合第33-37页
 第三节 从蜀和公司到汉华社——新型经济活动的尝试第37-41页
 第四节 大中社——特务、袍哥、记者三位一体第41-45页
第三章 袍哥团体介入社会及其表现第45-58页
 第一节 袍哥团体的政治诉求第45-51页
 第二节 袍哥团体在选举中的作用第51-53页
 第三节 袍哥“四大恶霸”控制成都治安第53-56页
 第四节 袍哥对川剧事业的促进第56-58页
结束语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1911-1921年)
下一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