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相关理论与实践 | 第16-29页 |
·公众参与 | 第16-21页 |
·公众参与含义 | 第16-18页 |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阶段划分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制度性理性选择理论 | 第21页 |
·管治理念 | 第21-22页 |
·博弈论 | 第22-23页 |
·国内外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 第23-28页 |
·国内外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情况 | 第23-26页 |
·国内外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特点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上海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状况与问题 | 第29-56页 |
·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 第29-32页 |
·城市总体规划 | 第30-32页 |
·详细规划 | 第32页 |
·上海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演进 | 第32-38页 |
·上海规划编制制度演进中公众参与概况 | 第32-37页 |
·上海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的特征 | 第37-38页 |
·上海近阶段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实践及问题 | 第38-55页 |
·各层次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情况 | 第38-44页 |
·案例综述与分析 | 第4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基础分析 | 第56-71页 |
·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价值基础 | 第56-58页 |
·政府本位 | 第56-57页 |
·公众本位 | 第57-58页 |
·城市规划编制所涉及的公众 | 第58-61页 |
·城市空间的使用群体 | 第58-59页 |
·待开发土地上的原居民 | 第59-60页 |
·受规划建设影响的居民 | 第60-61页 |
·城市规划编制的利益关系 | 第61-64页 |
·公众利益 | 第61-62页 |
·个体利益 | 第62-63页 |
·利益实现 | 第63-64页 |
·上海弱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 | 第64-69页 |
·主动性缺乏 | 第64-65页 |
·参与广度、深度不够 | 第65-66页 |
·组织依托缺少 | 第66-67页 |
·法律、技术保障不足 | 第67-69页 |
·公众参与能力有限 | 第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对上海城市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建议 | 第71-93页 |
·公众参与的原则 | 第71-74页 |
·和谐原则 | 第71-72页 |
·渐近原则 | 第72-73页 |
·差别原则 | 第73-74页 |
·公众参与的政策建议 | 第74-84页 |
·法律保障 | 第74-76页 |
·信息沟通 | 第76-78页 |
·组织健全 | 第78-82页 |
·社区规划师制度 | 第82-84页 |
·公众参与的实施建议 | 第84-91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公众参与建议 | 第84-89页 |
·项目规划公众参与建议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结语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