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论《史记》中的士人文化精神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2页
 一、《史记》研究历史回顾与现状概述第8-10页
 二、《史记》与士人的密切关系第10-12页
第一章 《史记》与士人的起源第12-23页
 第一节 “士”义探源第12-18页
  一、历史文献学角度的“士”之本义第12-14页
  二、文字训诂学角度的“士”之本义第14-16页
  三、文化渊源上的“士”义考察第16-17页
  四、“士”义探源小结第17-18页
 第二节 《史记》与士人的起源第18-23页
  一、士与士人第18-19页
  二、士人的兴起第19-23页
第二章 《史记》与士人的文化流变第23-40页
 第一节 《史记》与士人的文化流变史第23-35页
  一、春秋末至战国初——士人的出现与士人阶层的形成第23-24页
  二、战国中后期至秦统一以前——士人阶层的发展与壮大第24-28页
  三、秦朝建立至西汉初年——士人阶层的适应与转型第28-32页
  四、汉武帝时期——士人状态的基本定型第32-35页
 第二节 《史记》与士人流变的文化分析第35-40页
  一、政治地位上由君王师友沦为顺臣忠士第35-36页
  二、思想意识上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经第36-37页
  三、生存方式上由自由游士变为仰禄之士第37-40页
第三章 《史记》士人形象分析及其文化精神阐释第40-62页
 第一节 文化精神的概念与范畴第40-44页
  一、文化、精神的内涵第40-42页
  二、文化精神与社会第42-43页
  三、士人文化精神第43-44页
 第二节 《史记》士人正面形象分析及其文化精神阐释第44-53页
  一、坚持理想、积极入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士人第44-46页
  二、重然诺、讲信义、甘为知己者死的士人第46-48页
  三、忍辱负重、发愤进取、积极建功立业的士人第48-50页
  四、清醒理智、功成身退的士人第50-53页
 第三节 《史记》士人负面形象分析及其文化精神阐释第53-57页
  一、不择手段、一心追求富贵利禄的道德小人形象第53-55页
  二、丧失原则、阿世苟合的庸俗士人形象第55-57页
 第四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士人文化精神第57-62页
  一、士人文化精神对司马迁及其《史记》创作的影响第57-59页
  二、《史记》士人形象表现出的文化评判价值第59-62页
第四章 《史记》士人文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第62-69页
 第一节 士人文化精神的积极影响第62-66页
  一、对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第62-63页
  二、对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63-65页
  三、对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的影响第65-66页
 第二节 士人文化精神的消极影响第66-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后记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乐府女性题材审美论
下一篇:“他者”的欲望—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儿子与情人》和《金锁记》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