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26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8-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 第9-11页 |
| ·中医症候分级标准 | 第11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1页 |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剔除、脱落与中止试验标准 | 第11-12页 |
| ·试验方案 | 第12页 |
| ·观测指标 | 第12页 |
| ·临床资料 | 第12-15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5页 |
| ·观察指标 | 第15-16页 |
|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16-18页 |
| ·统计方法 | 第18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18-26页 |
| ·降压疗效 | 第18-20页 |
| ·临床证候疗效 | 第20-22页 |
| ·疾病疗效 | 第22页 |
| ·血脂变化 | 第22-23页 |
| ·血液流变学变化 | 第23页 |
| ·内皮四项变化 | 第23-24页 |
| ·安全性监测 | 第24-26页 |
| 讨论 | 第26-38页 |
| 1 历史渊源 | 第26页 |
| 2 病因病机 | 第26-32页 |
| ·中医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病机认识 | 第27-30页 |
| ·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现代研究 | 第30-32页 |
| 3 治法方药 | 第32-34页 |
| 4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4-36页 |
| ·降压疗效分析 | 第34-35页 |
| ·临床症状疗效分析 | 第35页 |
| ·调节血脂疗效分析 | 第35-36页 |
| ·改善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 | 第36页 |
| ·安全性监测分析 | 第36页 |
| 5 作用机制分析 | 第36-38页 |
| ·促进NO生成 | 第36页 |
| ·抑制ET-1合成 | 第36-37页 |
| ·恢复TXA_2-PGI_2的平衡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综述 | 第41-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