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烟草青枯菌菌系分化及拮抗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 烟草青枯病菌的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烟草青枯菌的分类地位 | 第9-10页 |
·青枯菌的形态及存活条件 | 第10页 |
·侵染途径及致病机理 | 第10页 |
·烟草青枯病病害症状 | 第10-11页 |
·烟草青枯菌病害流行规律 | 第11-12页 |
2 烟草青枯病病原的分子检测研究 | 第12-13页 |
·PCR检测 | 第12页 |
·PE-ELISA检测 | 第12-13页 |
3 烟草青枯菌的菌系分化研究 | 第13-15页 |
·菌系分化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页 |
·烟草青枯菌生化型研究概况 | 第13页 |
·烟草青枯菌致病型分化 | 第13-14页 |
·烟草青枯菌的生理小种分类 | 第14-15页 |
4 烟草青枯菌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利用诱导剂防治 | 第16-17页 |
·利用生防菌防治 | 第17-18页 |
·无致病力青枯菌的防治 | 第18-19页 |
·转基因植物的防治 | 第19页 |
·利用植物源防治 | 第19页 |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 | 第19-20页 |
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烟草青枯病菌特异性引物的筛选以及应用 | 第22-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材料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引物筛选 | 第26-27页 |
·10个菌株测序结果 | 第27页 |
·引物特异性检验 | 第27-28页 |
·青枯菌菌液检出最低浓度测定 | 第28页 |
·土壤中青枯菌分子检测 | 第28-2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湖南省烟草青枯病菌菌系分化研究 | 第30-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与致病性鉴定 | 第33-34页 |
·烟草青枯菌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烟草青枯菌生理小种引物筛选 | 第35页 |
·烟草青枯菌生理小种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烟草青枯病菌拮抗菌研究 | 第38-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拮抗菌筛选结果 | 第42-43页 |
·细菌种类初步鉴定 | 第43-44页 |
·拮抗菌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拮抗菌温室防控效果 | 第45-4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第48-50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8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48-49页 |
3 今后研究方向与目标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一 | 第55-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