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刍论碑学兴盛原因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4页
 (一) 何谓“碑”与“帖”第8页
 (二) 碑体书法与帖体书法的历史演进脉络第8-10页
 (三) 何谓“碑学”与“帖学”第10页
 (四) 帖学的发展脉络第10-11页
 (五) 碑学的发展脉络第11-14页
一 帖学发展的衰落第14-19页
 (一) 院体派书法的出现第14-15页
 (二) 宋代刻帖的平面化失真问题第15-19页
二 帖学的逆声—碑学的先声第19-25页
 (一) 晚明浪漫派书风第19-22页
 (二) 元朝的隐士书风第22-25页
三 碑学兴起的内在理路第25-34页
 (一) 乾嘉学风盛行,碑学应运而生第25-27页
 (二) 由前碑派书家的访碑活动到汉魏碑刻的重新第27-28页
 (三) 以古拙为美的书学观念第28-29页
 (四) 书法史的新发现第29-31页
 (五) 晚明文人篆刻的全面展开对碑学兴起的助澜作用第31-34页
四 碑学兴起的社会文化因素第34-42页
 (一) 明清士人的反满民族情绪第34-35页
 (二) 士人主体意识的张扬第35-36页
 (三) 士人“平民意识”的觉醒第36-37页
 (四) 审美逆反心理的推动以及审美风尚的改变第37-38页
 (五) 尚古思维模式第38-39页
 (六) 碑学独特的美学价值也促成了碑学的发生与繁盛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左传》看春秋贵族妇女家庭婚姻地位
下一篇:焦菊隐话剧民族化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