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0页 |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 | 第10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引言 | 第14页 |
·科普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科普的界定 | 第14-15页 |
·科普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科普涉及的对象 | 第15-16页 |
·科普的常用方式 | 第16页 |
·科普的特征 | 第16-17页 |
·科普的教育功能 | 第17-18页 |
·科普的意义 | 第18页 |
·虚拟现实及其特征 | 第18-20页 |
·虚拟现实概述 | 第18-19页 |
·虚拟实现的特征 | 第19-20页 |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论文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 第22-34页 |
·引言 | 第22页 |
·常用虚拟现实开发工具介绍 | 第22-25页 |
·Java3D | 第22-23页 |
·VRML | 第23-24页 |
·ViewPoint | 第24-25页 |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irtools简介 | 第25-30页 |
·Virtools Dev | 第26-27页 |
·Virtools Physics Pack for Dev | 第27页 |
·Virtools VR Pack for Dev | 第27-28页 |
·VirtoolsAl Pack for Dev | 第28页 |
·Virtools Xbox Kit for Dev | 第28-29页 |
·Virtools Server Pack | 第29-30页 |
·基于Virtools开发虚拟现实软件的开发流程 | 第30页 |
·基于VC的以Flash为中介的人机交互 | 第30-32页 |
·VC++、MFC开发简介 | 第30-31页 |
·以Flash为中介的人机交互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虚拟人工交换软件的系统设计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虚拟人工交换软件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34-35页 |
·虚拟人工交换软件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35-36页 |
·Virtools在制作虚拟现实软件时的局限性 | 第35页 |
·系统整体构架的设计和制作工具 | 第35-36页 |
·虚拟人工交换软件流程设计 | 第36-45页 |
·真实的人工交换流程 | 第36页 |
·软件主界面 | 第36-37页 |
·虚拟人工交换过程设计 | 第37-43页 |
·电话交换机相关知识界面设计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虚拟人工交换软件的系统实现 | 第46-58页 |
·引言 | 第46页 |
·系统整体架构的实现 | 第46-48页 |
·虚拟现实软件的实现 | 第48-56页 |
·第一步——场景建模 | 第48-50页 |
·第二步——模型导出 | 第50-52页 |
·第三步——交互设计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未来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