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早熟禾属(Poa L.)和羊茅属(Festuca L.)的引种及抗逆性的筛选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综述 | 第8-15页 |
·国内野生早熟禾属和羊茅属的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 第8-10页 |
·引种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我国草坪草引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植物抗旱耐热生理机制概述 | 第14-15页 |
·渗透调节与杭逆性 | 第14页 |
·细胞膜稳定性与抗逆性 | 第14页 |
·膜脂过氧化与抗逆性 | 第14-15页 |
·膜保护酶系与抗逆性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2 野生早熟禾属和羊茅属草坪草的引种与初步筛选 | 第16-23页 |
·野生早熟禾属和羊茅属种质资源调查 | 第16页 |
·野生早熟禾属和羊茅属种质资源的收集 | 第16-17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优良野生早熟禾属和羊茅属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 第18-21页 |
·成活率观测(越夏率) | 第18页 |
·越冬率观测 | 第18-19页 |
·物候期观测 | 第19-20页 |
·坪用价值情况观测 | 第20-21页 |
·坪用指标的选择 | 第20页 |
·评价的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1-23页 |
·适应性方面 | 第21页 |
·坪用性方面 | 第21-22页 |
·综合表现 | 第22-23页 |
3 高温逆境下生理变化规律及耐热性研究 | 第23-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3-24页 |
·高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23页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MDA)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半致死温度 | 第24-25页 |
·高温胁迫对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高温胁迫对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高温胁迫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4 干旱胁迫下生理变化规律及抗旱性研究 | 第31-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1-33页 |
·叶片萎蔫率(LW) | 第31页 |
·叶片相对电导率(EL) | 第31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 第3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31-32页 |
·过氧化氢活性(CAT) | 第32-33页 |
·丙二醛含量(MDA)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相对含水量(RWC) | 第33-34页 |
·相对电导率(EL) | 第34-36页 |
·叶片萎蔫率(LW) | 第36-3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 | 第37-38页 |
·过氧化氢酶活性(CAT) | 第38-40页 |
·丙二醛(MDA)含量 | 第40-4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页 |
·不足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52-54页 |
导师简介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