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绪论 | 第17-22页 |
第一章 小儿病毒性肺炎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2-45页 |
1 中医学对病毒性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2-23页 |
2 病毒性肺炎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 第23-34页 |
·辨证研究 | 第23-24页 |
·论治研究 | 第24-27页 |
·中成药治疗研究 | 第27-34页 |
3 病毒性肺炎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 第34-36页 |
·支持对症治疗 | 第35-36页 |
·抗病毒药物 | 第36页 |
·免疫球蛋白 | 第36页 |
4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36-44页 |
·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的指标研究 | 第37-40页 |
·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概况 | 第40-44页 |
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章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中医药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45-53页 |
1 临床研究内容 | 第45页 |
·中成药治疗方案与西药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研究 | 第45页 |
·中成药治疗方案与西药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研究 | 第45页 |
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45-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病例选择 | 第45-48页 |
3 治疗方案 | 第48-49页 |
·基本治疗 | 第48页 |
·对症治疗 | 第48-49页 |
·基本治疗药品来源 | 第49页 |
·治疗疗程 | 第49页 |
4 观察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生物学指标 | 第49页 |
·诊断指标 | 第49页 |
·疗效指标 | 第49-50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50页 |
·分析方法 | 第50页 |
5 疗效与安全性判定标准 | 第50-52页 |
·疾病及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第50页 |
·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 第50-51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51-52页 |
6 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结果 | 第53-101页 |
1 实际受试者入选数量 | 第53页 |
2 两证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 第53-58页 |
·两证两组人口统计学基线比较 | 第53-54页 |
·两证两组起病病程基线比较 | 第54页 |
·两证两组肺炎病程基线比较 | 第54页 |
·两证两组病情的基线比较 | 第54-55页 |
·两证两组临床症状基线比较 | 第55-57页 |
·两证两组主症积分及总积分基线比较 | 第57-58页 |
·两证两组主要理化检查基线比较 | 第58页 |
3 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依从性情况 | 第58-99页 |
·临床症状体征治疗不同时点疗效比较 | 第58-87页 |
·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生存分析 | 第87-97页 |
·疗后主症积分和总积分比较 | 第97-98页 |
·临床理化检查的变化 | 第98-99页 |
·两组依从性比较 | 第99页 |
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分析 | 第99-101页 |
·理化检查 | 第99页 |
·不良事件 | 第99-100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100-101页 |
第四章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疾病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 第101-105页 |
1 基于终点主症变化情况的疗效评价方法—综合疗效评价 | 第101-102页 |
·疗效评价方法 | 第101页 |
·疗效评价结果 | 第101-102页 |
2 基于终点主症积分和减少的疗效评价方法—疗效再评价 | 第102页 |
·疗效评价方法 | 第102页 |
·疗效评价结果 | 第102页 |
3 基于主症起效时间的疗效评价方法—疗效新评价 | 第102-104页 |
·疗效评价方法 | 第103-104页 |
·疗效评价结果 | 第104页 |
4 两组疗效再评价、新评价的一致性检验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105-114页 |
1 中医药对小儿病毒性肺炎显著疗效的既往研究 | 第105-106页 |
2 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的结论及分析 | 第106-108页 |
·入组数量 | 第106页 |
·主要症状体征治疗不同时点的疗效 | 第106页 |
·两组主症恢复正常的生存分析 | 第106-107页 |
·不同方法的疾病疗效评价 | 第107页 |
·两组安全性评价 | 第107-108页 |
3 清开灵注射液和儿童清肺口服液联合使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方案 | 第108-109页 |
4 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尚需进一步研究 | 第109-111页 |
5 以主症起效时间对疾病疗效进行动态评价—生存分析的应用价值 | 第111-112页 |
6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及应用价值与意义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 第121-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作者简介 | 第127页 |